七月紀念的聖人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日:真福余念樸.瑟肋(司鐸) Bl. Junipero Serra

(1713-1784)

 真福余念樸.瑟肋敬佩聖方濟.蘇拉諾 (St. Francis Solano),要效法他傳教的熱誠。 一七四九年,他和方濟.伯樂 Francisco Palou 被遣往美洲傳教。一七五零年元旦日,真福抵達墨西哥城。 他熱誠和專注地服務當地的人,同時週歷多處,在加卅設立九個傳教區,建農場、牧場和學校。

 像聖保祿宗徒一樣,在傳教的事業上,真福瑟肋吃了不少苦頭:捱飢抵餓、渡浪擊濤、受驚受襲,但他堅持他「奮勇向前」的格言。 據聞,真福瑟肋為超過六千名土箸授洗,為五千多人放堅振,走了四千三百哩路!

 一七八四年八月中旬,真福瑟肋請伯樂幫助他善終。伯樂在他病榻旁,與他一起祈禱了十天。 八月二十八日,余念樸.瑟肋在他眾多的靈性兒女---土著們---的陪伴下去世。

Blessed Junipero Serra, a Franciscan priest, was an admirer of St. Francis Solano, and imitated his missionary zeal. In 1749 he and Father Francisco Palou were appointed missionaries to America.

Father Serra reached Mexico City on Jan. 1, 1750. He served the native people with great zeal and devotion. He travelled a great deal, established nine California missions, and founded farms, rancherias, and schools.

Like St. Paul, Father Serra suffered many hardships during his missionary endeavours: hunger, stormy seas, a near shipwreck, threats, and violent attacks from enemies, but he always lived out his personal motto: “Always forward.”

It was estimated that Father Serra baptized more than 6,000 natives and confirmed more than 5,000. He also travelled about 4,300 miles on foot or by pack animal.

In mid-August 1784 Father Serra asked Father Palou to help him in dying. Father Palou rushed to Serra’s side, and for 10 days the two men prayed together. On Aug. 28 Father Junipero Serra died surrounded by his spiritual children, the native people.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3日:聖多默(宗徒)(慶日) S.Thomas

 「多默」希臘文作「狄狄摩」,意即「雙生」,此希臘名成了多默的別名(參閱:若十一16;二十24;二一2),他是耶穌十二宗徒之一,宗 徒名單中 都有提到(瑪十2-5;谷三16-19;路六13-16;宗一13)。 關於這位宗徒的生平,在對觀福音中絕少提到,在若望福音中倒有些許線索,可稍微認識這位耶穌特選的門徒。

 當耶穌前往伯達尼探訪病重的拉匝祿時,那時猶太人謀殺害耶穌的企圖已相當明顯,多默曾壯烈地鼓勵同伴緊隨耶穌:「我們也去,同他一起死 吧!」(若 十一16)。 最後晚餐中,耶穌告訴門徒,祂要先去為他們預備地方,日後他們將與耶穌同在的地方,而門徒們知道往那地方的路;多默好似代表大家問耶穌: 「主!我們不知道 你往那裡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耶穌回答:「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十四4-7)。 耶穌復活顯現給宗徒們,多默不在現場,雖然門徒們將耶穌顯現之事告訴他,他卻堅決強調除非親眼看到、親手碰觸耶穌的傷痕,否則絕不相信。 事隔八天,耶穌再度顯現於門徒之中,並讓多默觸摸祂的肋膀,並要多默作一個有信德的人,多默當下做出最美麗的信德證言,明白宣示信仰:「我 主!我天主!」 (若二十24-29)。

 除上述聖經中的資料外,其它初期基督徒的作品中(偽經)對多默也有所敘述,敘述多默後來到了印度傳教,並在加拉米納(Calamine) 為主殉 道,因此,教會自第六世紀以來,每年在7月3日紀念多默,並且稱他為建築師的主保。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3日:可敬者苗岸婷(貞女) Venerable Antonietta Meo

(15-12-1930 to 3-7-1937)

她希望成為聖體龕前日夜燃點的長明燈。

 苗岸婷于一九 三零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羅馬出生,三歲在幼稚園接受修女們教育,五歲時參加了天主教行動中最年幼的一組,她在五歲半時因患骨癌只好割掉左腳。然 而,這麼年幼 的女孩竟甘願安静地默默接受自己的痛苦;她對慰問她的人總是説她很好。她不願人家為她康復祈求,而是祈求自己承行主意。「我願意留在十字架上 陪著耶穌,因 為我愛他。」這若非是靠著天主的恩寵,真是無可思議。

 她對母親説:「我把我的腿奉獻給耶穌,為使可憐的罪人回頭,並為在非洲(傳教)的戰士獲得祝福。」

 一位在醫院當護士的修女作證説:「一個早上,當我正在幫助另一位護士照顧女孩的病房時,她的父親走進來,父親憐愛她,問她説:「你覺得很 痛嗎?」 岸婷回答:「爸爸,痛苦如同一道結構,愈強愈有價值啊。」

 她又曾對母親説:「受痛苦時要保持静默,並為罪人奉獻給耶穌。主耶穌是天主,從來没有犯罪,卻為我們受了多麽大的痛苦。我們經常犯罪得罪 祂,還要 抱怨痛苦嗎?」

 她曾對她的神師説:「我願躺在我的傷口那邊,為能奉獻更多痛苦給耶穌。」

 她於一九三六年聖誕夜初領聖體。領聖體後便整個人一絲不動地沈浸在深切的朝拜中,以後每次領聖體後都是這樣。数月後又以無比的熱情領了堅 振聖事。

 切除了腳,後來骨癌還是漫延至頭、手、喉和口,癌症本身和試圖醫治她的療法所带來的痛苦都非常厲害。最後她還未滿七歲便在極度痛苦中離 世。教宗本 蔫十六世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列她為可敬者。

  她曾寫了一百多封信給天父、主耶穌和聖母,這些祈禱的內容,表露了她極之緊密地與主結合的生命。在其中一封寫給耶穌的信中説:「我常希望成為 在你聖體龕前 靠近著你日夜燃點的長明燈。」的確,這盞曾甘願獻出了腿的明燈,現正婷立在天國彼岸,以她在世上短短的生命中的巨大奉獻,引領我們靠近聖體主 耶穌。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She wished to be "the lamp that burns in front of the tabernacle day and night"

Antonietta Meo, affectionately called “Nennolina”, was born in Rome on December 15th of the year 1930. At the age of three, she attended nursery school with religious sisters, and at the age of 5, she enrolled in Catholic Action, in the group for the littlest ones. At five and half years old, osteosarcoma forces her left leg to be amputated. Already at that age, she had a concept of the value of suffering that was incomprehensible without the grace of God. She told her mother, “You know, mum? I offered my leg to Jesu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poor sinners and so as to bless all the (missionaries) soldiers in Africa.”

A religious sister who was a nurse in the clinic testified: “One morning, while I was helping the nurse who was in charge of ordering the room of the little girl, her father entered. After caressing her, he asked her: “Do you feel much pain?” And Antonietta said: “Daddy, the pain is like fabric, the stronger it is, the more value it has.” The religious sister added: “If I had not heard this with my own ears, I would not have believed it.”

She also told her mother, “When you feel pain, you have to keep quiet and offer it to Jesus for a sinner. Jesus suffered so much for us, but he hadn’t committed any sin: He was God. How could we complain, we who are sinners and always offend Him?”

She didn’t want anyone to pray for her recovery, but to pray to do God’s will. “I want to stay with Him on the cross because I love Him.”

At about that time she also began to write prayers to God, Jesus and Mary in the form of letters. Vatican experts say the letter reveal “a truly extraordinary life of mystical union with God.”

In one of the letters she wrote: “Dear baby Jesus, you are holy, you are good. Help me, grant me your grace and give me back my leg. If you don't want to, then may your will be done.”

She begins to go to elementary school at the age of six, with a prosthesis that bothers her greatly. However, she offers it all to Jesus: “May each step that I take be a little word of love”. She wants to celebrate the day of the anniversary of her amputation with a big lunch and with a novena to Our Lady of Pompeii, because thanks to this event she was able to offer her suffering to Jesus.

The night of Christmas of 1936, she receives her First Holy Communion with great fervor, and a few months later she receives Confirmation. 

The amputation of her leg had not stopped the tumor that had spread to the head, hand, foot, throat, and mouth. Both the pain of the illness and the treatments that tried to heal her were very strong.

When they would meet a poor person, it was she who wanted to give her the cent that she had. She liked to attend school and catechism class; she wrote to Jesus: “I go enthusiastically, because I learn so many beautiful things about You and Your saints.”

She died in the midst of terrible pains. She had not even completed seven years of age.

She has been declared “Venerable” by Pope Benedict XVI on December 17th, 2007. Her life has been a witness of sanctity for children who suffer.

About her, Pope Benedict XVI has said:

"I am pleased that you just mentioned Antonia Meo, a little girl known as "Nennolina". Exactly three days ago, I decreed the recognition of her heroic virtues and I hope that her cause of beatification will soon be successfully concluded. What a shining example this little peer of yours left us! In her very short life - only six and a half years - Nennolina, a Roman child, showed special faith, hope and charity, and likewise the other Christian virtues. Although she was a frail little girl, she managed to give a strong and vigorous Gospel witness and left a deep mark on the diocesan Community of Rome. Nennolina belonged to Catholic Action: today, she would certainly have been enrolled in ACR! Therefore, you can consider her a friend of yours, a model to inspire you. Her life, so simple and at the same time so important, shows that holiness is for all ages: for children and for young people, for adults and for the elderly. Every season of our life can be a good time for deciding to love Jesus seriously and to follow him faithfully. In just a few years, Nennolina reached the peak of Christian perfection that we are all called to scale; she sped down the "highway" that leads to Jesus. Indeed, as you yourselves said, Jesus is the true "road" that leads us to the Father and to his and our definitive home, which is Paradise. You know that Antonia now lives in God and is close to you from Heaven: you feel her present among you, in your groups. Learn to know her and follow her example".

Letters to Jesus Eucharist:

Dear Jesus Eucharist I love You so much!...really very much!..
Not only because You are the Father of all the world, but also because You are the King of all the world, I always want to be Your lamp which burns night and day before You and near You in the Sacrament of the altar. I'd like You to grant me three favors the first - make me saint, and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vor the second - give me some souls the third - make me walk normally, to tell the truth this is the least important.

I'm not saying to give me back my leg, I gave it to You!...

Dear Jesus I like my teacher Sister Noemi very much so I love her, help her to do all the necessary things that You want her to do. Dear Jesus Eucharist!...

I love You so much so that I'm really longing for Christmas.
Make my heart shine to You when You come into my poor heart. Dear Jesus, I'll make a lot of sacrifices that I'll offer to You when I do the First Holy Communion.

Dear Jesus Eucharist!...I want to suffer a lot to redeem also the sins of men, especially of the very bad ones.

Dear Jesus Eucharist I say good-bye to You and I kiss You Your Antonietta.

Good night Jesus good night Mary.

(letter 33 of the 16th of October 1936)

Dear Jesus Eucharist I love You so much, really very much dear Jesus!...

And I'm so glad because in seven days it will be the Holy Christmas and I'll be allowed to receive You with the Holy Communion.

Dear Jesus free a lot of souls from Purgatory so that they can glorify the Holy Trinity in Paradise.

Dear Jesus tell God the Father that I'm glad that He gave me the good idea of receiving the Holy Communion on Christmas because it's exactly the day in which Jesus was born on earth to save us and die on the Cross. Dear Jesus tell God the Father that I love Him so much and I thank Him because soon it will be Christmas.

Dear Jesus bless the Church the Pope and the Clergy.

Dear Jesus give strength to that sick person so that she can bear her pain and I entrust that priest to You and help especially that sinner.

Dear Jesus bless my parents my little sister my uncles my aunt my grandpas and grannies and I and all the world

And I especially insist upon converting a lot of sinners.

Dear Jesus; I want Mary to give me Her Jesus with Her hands.

Greetings caresses and kisses from Your dear Antonietta

(letter 98 of the 17th of December 1936)

Dear Jesus Eucharist my heart is bursting with love for You and I'm glad to receive You tomorrow morning in the Holy Communion.

Dear Jesus, tomorrow, when You are in my heart, imagine my soul like an apple and in the same way in which seeds are in an apple imagine a cupboard in my soul, and as beneath the peel of the seeds there is the white seed, in the same way put Your Grace, that is like the white seed, into the cupboard and let this Grace stay with me forever.

Dear Jesus, I know people always offend You, I want to amend all these offences, dear Jesus if You were a man like us and if You locked Yourself inside a House You wouldn't hear all the offences caused to You, in the same way You could come into my heart and stay locked with me and I'll make a lot of sacrifices for You and I'll tell You some sweet words to comfort You. Dear Jesus, tell sweet Virgin Mary that I know tomorrow will be Her day, I'll want to make a lot of sacrifices to comfort Her. Dear Jesus tell God the Father I love Him so much dear Jesus I adore You and I kiss Your feet and Your dear Antonietta and Jesus says good-bye to You Dear Jesus You who suffered so much on the Cross first of all teach me how to do my duty so that I can make sacrifices. 

(letter 134 of the 10th of February 1937-she herself signed it)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4日:聖依撒伯爾.葡萄牙 St. Elizabeth of Portugal

 聖婦在一二七一年出生於阿拉岡王室,年輕時便嫁與葡萄牙王,生有二子。 她平生以祈禱和慈善事業,克服許多考驗和困難。 葡王歿後,她把財物分施窮人,加入聖方濟第三會,穿上樸素的會衣。 她多次止息干戈,於一三三六年安然辭世。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4日:真福傅喬治 Frassati, Blessed Pier Giorgio

(1901-1925)

 真福傅喬治這人物定會令那些認為聖人一定是害羞、遁隱、鄙棄現世、渴望來世的人耳目一新。 傅喬治是個愛開玩笑的人,朋友稱他「羅伯斯比爾」(Robespierre)或「恐怖」(Terror)。他融進一個名為「隱蔽人物」 (The Shady Characters)的組織中。傅喬治是貧窮人的朋友;喬治在他們身上看見基督。 傅喬治是典型的現代年輕人:他用心求學、談戀愛、喜歡與朋友共聚、愛開玩笑。他愛好運動,亦愛談政治;他卻有非常堅定的靈修生活。 傅喬治意志堅定,充滿活力和生命;他愛好音樂、詩歌、在山中遠足和花朵。他是經驗豐富的滑雪能手,亦是游泳健將。他參加許多體育活動:航海、 駕獨木舟、踏 單車和騎馬。這位運動鐵人,入水能游,出水能跳,由海灘直奔至山上,由單車跳到馬背上。生活多姿多采!
 傅喬治隨即隨地準備好與朋友玩樂;他性格仁慈、容易興奮,常來去匆匆。他卻認真地對待聖經,並全情投入他的信仰,一點也沒有假裝神聖的模 樣。 從傅喬治黑白的相片中,看到一位誠實、滿面笑容的年青人,他出眾的面形上長滿濃濃的黑髮。 他那又黑又深的眼睛閃耀出不能遏止的喜樂。 傅喬治證實聖潔的人不會掛上一張悲傷的面孔! 「只要信仰給予我力量,我便會喜樂常存!」 人希望看到行動多於言語,希望活出有血有肉的理想;傅喬治的生命和對信仰的見證啟發一代代的年青人。 就算今日,在他出生後一百年,他仍然繼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說的,「他顯示給我們:一個年輕平信徒如何具體地回應『來,跟隨我』的召叫。」 1990年傅喬 治被列真福之事讓許多人發現他那充滿魅力的人格。

他的生平:

 傅喬治於1910年4月6日生於都靈(Turin),那天正是復活主日。他是傅歐發(Alfredo Frassati)及阿德萊亞米迪斯(Adelaide Ametis)的兒子。 喬治的父親是個不可知論者,亦是意大利《新聞報》(La Stampa)的創辦人及主管,是位在意大利政壇具影響力的人物。 傅歐發是意大利參議員,後來被委任為意大利駐德國大使。 他的年輕歲月在兩次大戰中度過,那時意大利社會動盪,法西斯主義興起。 他的事業令他不能時常照顧子女的教育:在傅喬治出生後一年,他的另一名子女路茜亞(Luciana)誕生。 於是,撫養孩子長大的責任全歸到母親身上。 按當時的傳統,喬治和路茜亞所接受的教育是以嚴格的道德規範為基礎。 這兩個孩子就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最初的福音訊息。 喬治深深被福音的訊息感動,他的行為舉止令人難以想像他是個這樣年幼的孩子。 藉著這兩個孩子自己的方法,他們發現信仰在生命中的一面。 在這方面,他們未有受到非教友父親的幫助。不過,他們的父親雖沒有跟他們站在一線,仍尊重他們的抉擇。 喬治的母親阿德萊是個敏感的女人,她是個藝術家。 她的靈修受宗教規矩所影響。 喬治年幼時,已非常認真地學習這些規矩,更在後來發現這些規矩的深層意義。 他的生命充滿真誠的信德。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很早就與主相遇,並與天主保持極其深入的關係。

 1910年,喬治在家鄉接受健全的教育後,便與妹妹一起入讀都靈國立學校。 1911年,喬治初領聖體。

 1913年,因考試失敗轉到一間由耶穌會主辦的私立學校去,校名為耶穌會神父社會學院(the Social Institute of the Jesuit Fathers)。

 1913年是傅喬治人生的轉捩點:在這所學校中,喬治遇上影響他一生的重要人物,他的告解神師郎巴地神父(Father Lombardi)。 神父勸勉他要每日善領聖體,接觸耶穌。由此時起至他離世之日,他每日都在聖體中與耶穌相遇。 在這所學校裡,他的宗教精神建立了新的層面。他參加幾個善會:1914年,他加入祈禱宗會及聖體會。

 1915年,喬治領受堅振聖事。

 1918年,他取得中學畢業證書後,即升讀都靈皇家理工學院(Royal Polytechnic of Turin),主修機械工程,專修礦物學。 喬治沒有選讀任何以繼承父親報業事業的有關學科,反而選了較難的工程學,那是因為他希望分擔礦工的艱苦生活。

 喬治寫信給朋友說:「戰爭是殘酷的。 祈求天主給我力量,使我不致讓步或放棄。 現在我正全力研究冶金學,希望能盡我所能,學到基本的繪圖設計。」

 「我的頭腦充滿著枯燥的科學知識;在閱讀聖保祿書信時,我找到平安及精神的樂趣。 我希望你也可嘗試閱讀聖保祿書信,真是極其美妙,能振奮精神及提高情操,也激勵我們跟隨正確的方向,使我們從罪惡中回歸正道。」

 「我懇切求你為我祈禱,求天主賜我堅定的意志,使我不致退縮,使我不會在衪的計劃中失敗。 」喬治相信祈禱是建立穩固友誼關係的健全基礎。 「我亦感謝你的祈禱,那是我們友誼的最佳標誌。」 在就讀大學期間,喬治更深化他的信仰,並參加許多負有社會使命的天主教團體。

 1919年,他加入意大利天主教大學生聯會(FUCI)及一個善會組織,聖雲先會。 喬治開始持續投身愛德工作,這一直是他一生的特點。

 1920年,他父親被委任為柏林大使,當時他加入「大學生夜間朝拜聖體小組」。

 1921年,他協助籌組在拉弗納(Ravenna)舉行的「國際公教學生運動大會」(Pax Romana)。喬治早已知悉這個國際性的公教大學生運動,並嚮往該運動宣揚和平的文化。

 同年,他與家人到柏林去,後來更成為弗萊堡(Freiburg)拉內(Rahner)家族的貴賓。 他參加在羅馬舉行的天主教青年勞工大會,在一次示威中被捕。 同年,喬治加入一個推廣天主教訓導的政治組織「天主教民主黨」(Popular Party)。他還想把天主教學生聯會與天主教勞工組織合併起來。

 1922年, 他加入一個天主教青年勞工組織,「瑪利亞的騎士」(Milites Mariae)。 同年,他成為道明會第三會成員;他跟隨他心目中英雄的名字,改名為吉羅拉莫(Girolamo)。 吉羅拉莫本是一位道明會傳教士,也是佛羅倫斯文藝復興的改革者。

 1924年,他創立一個組織,名為「奸人邦」(The Sinister Ones)。 在他逝世前一年,他想把自己的朋友招集在這組織內;他改這組織的名字為「奸人邦」(I tipi loschi),是帶點嘲諷的意味;而他親密的朋友亦說笑般稱他「羅伯斯比爾」(Robespierre)或「恐怖」(Terror)。

 1925年7月4日,他突然罹患脊髓灰質炎,受了五天痛苦煎熬後逝世。
今日的平信徒,特別是年青一代,若要尋找一位既喜愛戶外活動,又是政治的行動主義者,肯為社會公義做事,又全心追隨基督的人作為榜樣,傅喬治 必是最適合的 人選。 他的生命雖短,卻活得「圓滿」。

他的靈修

 傅喬治發展出一套深入的靈修生活方式,他從未吝嗇與朋友分享這一方式。 在這位外在充滿笑容、不停工作的大學生身後卻隱藏著奧秘者的奇妙生活。 喬治是一個在行動中默觀,在默觀中行動的人。
 「你自己不能成就任何事,但若有天主在你的行動中間,那你必能成就該事。」

 他一切行動的動機就是愛耶穌。 他每日參與彌撒、恭領聖體,時常輔彌撒及在彌撒後作長長的感恩祈禱。 他感受到有一股強大而神秘的力量催逼他去親近聖體。 在夜間朝拜聖體時,他徹夜雙膝跪地虔誠祈禱。 他能影響其他同學參與由耶穌會士舉辦的大學生周年避靜。 他愛念玫瑰經,這是他家中的習慣;在成為道明會第三會士後他更每日頌念三次。

 喬治祈禱的方式符合當時的規矩,他努力不懈且經常性地祈禱。 他喜歡念玫瑰經,無論在街上走動,或在山中散步,或跪在床前,或與朋友一起,或單獨時,他都可以頌念玫瑰經。

 他祈禱的方式打動那些接近他的人,令他們念念不忘。當他與其他人一起祈禱時,他那強而有力的聲音起了帶領的作用,他有一把溫暖且迷人的聲 音。 相反,當他在默想時,他非常集中精神且深深地感受上主的臨在,他與他的伙伴在靜默中仔細交談。 他就是榜樣,無須特別指明,他已實在地表現出那份從祈禱中所得到的喜樂;因而令許多人喜歡模仿他。 有時,他參加夜間朝拜聖體聚會,他徹夜在聖堂內祈禱直至天明。 其後,他和天主教大學生聯會的朋友離開聖堂,彼此表達相互的喜樂。 他探訪病者和為貧窮人做愛德工作,這些都是他愛耶穌的表達。 他曾寫給朋友說:「在聖體中耶穌每日都探訪我,我在探訪貧窮人的小小行動中回饋衪。」

 喬治的靈修有一特點就是他對貧窮人的奉獻。 其中有許多例證可指:當他仍是小孩的時候,有一次他的父親要趕走一個窮人,他竟因此而哭成淚人。 他認為這些不幸的人是「天主的使者」。 又一次,一個婦人帶著一個半裸的孩子在他家門前叩門,他竟悄悄地把鞋襪脫掉給了他們。 由此可見,他對貧窮人的行動是始終如一的。

 這些善行不是人道主義者的一時衝動,而是傅喬治本身難能可貴的堅忍不拔性格。 這也不是源自對貧窮者的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若是如此,喬治怎能經常跑到那些污穢的貧民窟去,怎能忍受那種恐怖的惡臭!當人問他為何他能忍受 那些又骯又臭 時,他的答覆是:「請不要忘記,你幾時走進這些骯髒的小屋,你就會找到耶穌在那裡等候。 傅喬治愛的不是『貧窮』這一耳熟能詳的詞語,他愛的是『每一個貧窮人』。」

 喬治完全按福音的話語而生活:「為此,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 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

 「我就如貧窮人般貧窮,」他對朋友說。確實,他選擇了身無長物、身無分文;這是眾所周知的。 他毫無疑問的放棄了家產。 他尊重窮人,忍耐地聆聽他們的投訴,並得體地回應。 他明白並照顧窮人的需要,就算遇上不發一言的,他亦對他們關懷備至,從不表露自己比人優越,他令人感受到你我都是同路人。

 生命是一件禮物,一件送予他人的禮物。 我們不應為自己預留甚麼,因為沒有一件東西是屬於我們的。

 喬治相信和平是藉著愛德播種在社會中。他深邃的信仰讓他在所有他接觸到的人身上看到耶穌的面容。 其他人的出現對喬治來說是極具價值的。 他對他弟兄的關注永無休止;他隨時準備接納他們,了解他們的問題,分享他們的希望,分擔他們的苦惱。

 傅喬治接觸許多不同年齡人士,他常冀盼最珍貴的東西就是友誼。 他極其享受,說:「這是我的朋友。 」喬治離世後,很多人確認自己是「傅喬治的朋友」。 雖然這些人中有些只見過喬治一次,但他們仍能感受他的溫暖。 每個人都感到他平易近人,他友善的眼光打動每一個人的心。

 他深深相信教會是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裡每個人都被愛、被受尊重,一如他自己所感受到的;因此,友誼成了他信仰的證據。 除此之外,他視友誼為彼此相幫的一種方式。 生命是一條到處佈滿陷阱的路,有時會是相當困難的,因此每個人都需要朋友珍貴的幫助。

 在喬治充滿生氣的友情中,施與受同樣重要。 他隨時準備給予他的朋友一則勸語或一點真心的幫助。 他對周遭朋友的需要極之敏感亦相當了解;他鼓勵他們、刺激他們並幫助他們。 不過,他從不以局外人的身份看朋友的困難或問題。 他雖是貧窮的,但他願意把自己的一切與朋友分享。 這種奉獻是出於真正的謙誠;亦讓他願意接受其他人的幫助、規勸和告誡。 他喜歡他周圍的的朋友為他祈禱,他亦經常請他們為自己祈禱。

 「我希望大家能立約承諾,無論俗世的羈絆或世間的局限如何,我們仍能在祈禱中團結合一。 」他無條件地把自己奉獻給大家,從不計較任何回報。 他樂意接受朋友贈予的每件禮物,因為在每件簡單的物體上他看到那送贈人的身影。 禮物成了深厚情誼的表徵,為喬治送上特別的幽香,訴說弟兄友愛的故事。

 他平生中遇到的人,大學同學、他有幸遇上的窮人及病者,都是他的真朋友;在他們身上,他看到耶穌;亦與他們一起分享祈禱生活。 「在病者、貧苦大眾及不幸的人中間,我看到一柱奇異的光,這光我們不曾擁有。 」當喬治決定成為一名礦務工程師時,他告訴一位朋友,他這樣做是為「能在礦工中更好的服務基督。 」「無論他的種族或宗教為何,絕無一人應被遺棄;愛德可克服一切阻障。」

 1923年,喬治在一個天主教青年聚會中說:
 「我以我靈魂的一切力量催逼你們青年人,請你趨近聖體台前,越經常越好。 以天使的神糧飽養你們,隨時隨地養精蓄銳去迎戰你內在的戰爭武裝你的靈魂為開展我們的使徒工作。 現在,我要為你講解三項使徒的任務:首先要注意自己所立的榜樣,繼而是在悲痛苦惱的人中做愛德工作,安慰他們;因為天主教信仰著重愛德行動, 沒有一樣東西 會比完美的愛更好。 聖保祿說:『基督的愛催逼著我們』。 若沒有這種心火,一日復一日,慢慢地便會損害我們的人格,而只著眼在別人的痛苦上,我們便不能成為基督徒,更遑論是天主教徒了!

 最後是關於使徒的說服力,這是最美且最必要的。 我們要接觸那些已疏離教會的同事,他們把時間花在追求不健康的事情上,說服他們跟隨基督的道路,雖然是荊棘滿途,但這路上仍長滿燦爛悅目的玫 瑰。」

 喬治也向邦(Bon)的青年說:「我們感到在我們內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就是超越一切疆界把我們團結在一起的基督徒的愛。」

 這一種在喜樂的生活中表現出來的靈修,以及對耶穌最小的弟兄所作的服務,使這位年輕的聖人成了當代所有青年的榜樣。

 喬治亦花時間與朋友到郊外去遊玩;爬山是他喜愛的運動之一。 他的靈修亦滲進他的所有運動及閒暇的時間。

 滑雪後往朝拜聖體,或參與彌撒後才到山中遊玩,已成了他的習慣。 他寫信給朋友說:「我把我的心留在山峰上,我希望今年夏季待我登上白朗峰時把它拾回。 如果功課可以,我會整天留在山上,在那純潔的氣氛中欣賞天主的偉大。 」這班嘲諷自己為「奸人邦」的年青人,在戶外活動中也不忘分享他們的靈修生活和在信仰中所得到的啟發。

 傅喬治受過高等教育的薰陶,亦有著都靈市上層社會的背境。 他的學問知識和宗教信仰常能和諧共存,攜手並進。

 喬治是一個很專心亦很敏感的人。 他極之希望能攫取更多知識以充實他的生命;他欣賞各類藝術:油畫、雕塑、交響樂、歌劇、話劇、文學等。 他隨時可引用但丁(Dante)的詩篇。

 為了更了解天主對人的計劃,他努力修讀神學。 閱讀為他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這對他的宗教教育極有幫助。 他喜讀但丁或莎士比亞;他亦愛維吉爾(Virgil)、福斯可洛(Foscolo)、曼佐尼(Manzoni)、鄧南遮 (D'Annunzio)、海涅 (Heine)及歌德(Goethe)等詩人及劇作家的作品。 愛好文學,他以不同的方式去滿足他這方面的興趣。 不過,他並沒有蔑視當時的現代小說。 可是,他對文學的興趣並不單在理智上;而是深植於人的層面上。 為喬治,思想和行動常是一致的;他能把二者合而為一。 他感到在他面前生活的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同樣親近。 他喜讀聖人的生平,他擁有某些東西是跟他們一樣的,那就是同一的信仰,這使他興趣大增。 他讀過聖奧斯定的《懺悔錄》、兩位偉大的道明會士聖加大利納瑟納(St.Catherine of Siena)及吉羅拉莫薩弗納羅拉修士(Brother Girolamo Savonarola)的生平後,便決志成為道明會第三會成員,時年二十一歲。

 他讀遍教宗通諭及聖湯瑪斯的《神學大全》,他希望找到一種直接的途徑去接近天主聖言,而不需要其他媒體相幫。 福音是他靈修的主要泉源。 他最喜愛的聖經部份是聖保祿書信;不論在街上走動或在乘巴士時,他都在閱讀聖保祿書信。 這些讀經不單令他深入反省,更幫助他熱切祈禱。 聖保祿是他在走向天主的路上的最佳伴行者。 「我希望你亦能嘗試閱讀聖保祿書信:當你閱讀這些經文時,你的靈魂就會被提升,那是多麼奇妙的事!」喬治死後,接觸過他的人都會讚美這位充滿 智慧的年青 人,他高度讚揚天主聖言的教導、聖事及在他身旁生活的簡單人。

 喬治的靈修受著他所參加的幾個團體滋養。 他積極參與並樂意與他的眾多好友分享。 他常說:「基督徒永不會孤身上路,他有他的團體及他周遭的弟兄相伴而行。 」1913年,當他進入耶穌會神父社會學院後,他的靈修開展了新的境界。 他所加入的善會,有些是為靈修的,有的則是社會性的;這些團體都給予他機會去結交不同的朋友,有修道人亦有平信徒。 他很快便感到與他相熟的神父們建立良好靈修關係的重要。 在他的一生中,他遇上眾多友好;有些成了他的告解神師,對他影響至大。 在喬治認識的朋友當中,亦不乏出名的神父,如索南斯肯博士(Dr. Sonnenschein),這位神父在柏林因積極投身使徒工作而享譽。 另一位是道明會士斐理伯羅勃迪神父(Filippo Robotti),他是宣道者亦是大學講師,他的社會及政治思想帶有濃厚的天主教改革派特式,這些思想深深的影響著喬治,甚至使他參與一些危 險活動。 基斯比剛跋樞機(Cardinal Giuseppe Gamba)在一天主教會議中認識喬治,他後來成了都靈的主教,與喬治親如父子。 在他的朋友當中,還有來自城市及鄉村的堂區神父,他們中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他們都尊重及愛護喬治,而喬治亦常向他們請教,雖然他們的意見不 同,但喬治也 樂於接受。 「我感謝天主,讓我有這麼多好友,他們都是我一生中的寶貴嚮導。」

 喬治的親妹路茜亞年紀只比他小幾個月;因為年齡相若,他們的關係自少便相當密切。 他們一起上學,一起上教理班。 他們一起長大,教育他們的方法又沒甚麼不同,但他們卻發展出自己不同的性格;不過,他們仍能保持極其良好的關係。 喬治的生活方式引領他走向貧窮人和孤獨的人,而路茜亞則被那光輝的世界吸引,跟著父親走上外交之路。 他們的抉擇並沒有破壞他們彼此的關係;相反,他們共同的協議和親密程度卻令他們的關係更形深入。 許多年以後,路茜亞提到哥哥的純真及不懂世事,而令她往往要負起保衛他的責任。 有時,當家中的其他成員都不贊同喬治的行為時,路茜亞就成了家中唯一可讓喬治敞開心懷的人,他會向她尋求意見。 她亦是家中唯一一個最了解喬治的人,她明白他的真正意願,他所做的愛德工作的意義;她知道他持續走向某些重要事情的原因。 路茜亞也認識喬治的好友,她認識他的秘書羅娜海德爾格(Laura Hidalgo)小姐。 羅娜是一位充滿勇氣、信仰堅定的女孩子。 路茜亞知道喬治對羅娜有感覺,亦知道這種感覺會慢慢演變成為愛情。 當喬治為保持家中的安寧而決定放棄這段情時,路茜亞陪伴哥哥走過這段艱苦的日子。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5日:聖安多尼.匝加利(司鐸) St. Anthony Zaccaria

聖保祿神職界修會創辦人(1502-1539)

 聖人在一五○二年生於意大利克來蒙城; 他曾執業醫生,後晉升鐸品,效法聖保祿的傳教精神,其後創立聖保祿神職修會,又稱巴爾納伯會,致力革新神職 界和教友的倫理生活。 一五三九年安逝。

 主曆一五零二年,聖安多尼生於義國北部的克累姆那城。幼年喪父,母親是一位慈祥賢淑的女子。 所以安多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貧人富於同情心。 日後獻身救濟貧人的慈善事業,成為十六世紀偉大聖人,一部份應歸功於慈母管教有方。 安多尼在帕雕亞攻讀醫學,畢業後,返故鄉懸壺濟世。 不久,他發覺自己應當兼醫身體靈魂雙方面的疾病,除了一面照常執行醫師業務外,同時研究神學,幫助重病人獲得善終,給青年人講解要理。

 主曆一五二八年,安多尼領受鐸品神職,往米蘭傳教,大規模展開救靈工作。 安多尼加入「上智善會」,聯合當地慈善家,救濟貧民。 米蘭有一個女修會,名叫「天使修女會」,專事收容救濟失足的女子。這修會協助安多尼進行各項慈善事業。 主曆一五三零年,安多尼與可敬費拉列、可敬馬列吉二人,創立了一個新修會。最初,這修會的會士只有五人。 他們在聖堂或街頭,講道訓人。講道的主要題材是吾主苦難聖死,救贖世人罪過的道理。 安多尼每星期五晚上,沿街搖鈴,勸大家記憶耶穌的苦難。 聖安多尼手創的新修會在米蘭大鼠疫期間,看護病人,照顧病人身體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主曆一五三三年,修會由教宗克肋孟七世正式批准,定名為「聖保祿神職界修會。」 修會的中心機關設在米蘭聖巴爾納伯大堂,人們往往稱它為巴爾納伯修會。 修會正式成立後,安多尼當選總會長。三年後辭去會長職務,致力籌劃創設分會。

 主曆一五三九年,安多尼積勞成疾,與世長辭,享年僅三十七歲。主曆一八九七年,榮列聖品。 聖保祿神職界修會對學術工作,頗為注意,在各地廣設學校。 他們的傳統精神是講解福音時,多方面引證聖保祿宗徒的書信文字。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6日:聖瑪利亞.葛萊蒂(貞女,殉道) St. Maria Goretti

年輕人、純潔、受強暴婦女的主保(1890-1902)

 這是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次列品典禮,共約有二十五萬人齊聚在伯多祿廣場上,一同參與葛萊蒂榮登聖品的大典。 這意謂著瑪利亞.葛萊蒂的故事,已感動了上百萬人們的心靈。

 聖女1890年的10月16日誕生於義大利Ancona省的Corinaldo;家中共有四個小孩,父親是一位佃農。 1899年,她父親為了尋找 工作,舉家遷移到靠近Anzio的Ferrier di Conca。 在該處,聖女的父親為了維持生計,與鄰居Signor Serenelli一同從事佃農的工作,這位工作夥伴有個兒子名叫亞歷山卓(Alessandro);這二個家庭就住在同一棟建築裡。 聖女因為家境貧窮,沒有機會就學,所以從未學過閱讀或是寫字。 隔年,聖女的父親死於瘧疾,當時她才10歲。由於生活艱困,母親只好肩起先生佃農的工作以維持生計,葛萊蒂便在家中照料其他幼小的弟妹。

 1902年的5月29日,聖女初領聖體,當時神父給她的道理就是「潔德的至高價值」,聖女也確實將這道理放在心上。 1902年的七月,隔壁的亞歷山卓已年近20歲。 他在同一個月內,就曾試圖二次引誘葛萊蒂,但都遭聖女的拒絕。 亞歷山卓進而恐嚇聖女,要求她對此保持緘默,否則將傷害其家人。 葛萊蒂為了避免給家人帶來工作與生活上的困擾,便對此隻字未提。 不過,聖女只能盡可能地避開與亞歷山卓獨處的機會。

 1902年的7月5日,一個炎熱的下午,葛萊蒂的母親出門到農場工作,亞歷山卓的父親則在房內睡眠;聖女就坐在自家的台階上,身著一件短 衫;雖然 她還未年滿12歲,但卻有一個相對成熟的外表。 突然,一輛小貨車停在門外,那正是鄰居亞歷山卓。 他快速地跑上台階,抓住聖女後,便硬將聖女拉向臥室。 聖女努力地掙扎並試圖呼救,且表達寧可被殺也不願就範;她義正嚴詞地勸說:「不!天主不希望如此,這是犯罪啊!你會為此下地獄的!」但失去理 智的亞歷山 卓,不但沒有停止,反而開始盲目地以長刃往聖女的身上猛刺14刀。 最後,亞歷山卓留下奄奄一息的葛萊蒂逃跑了。

 後來,葛萊蒂被帶到一家醫院裡急救。 急救期間,聖女不僅寬恕了亞歷山卓,還不斷地為他祈禱(她確實很怕傷害她的這個鄰居,但卻不說任何的話,因為聖女擔心會造成他們一家的困 擾);在其生前最 後幾小時的掙扎中,她內心所關切的,竟是母親今晚會睡在哪裡。 不幸地,聖女在急救二十小時之後,還是過世了。 臨終前,聖女領了最後的聖事,目光正好停留在聖母的聖像上。 然而,她對鄰居惡行所表達的寬恕,卻未因死亡而消逝。

 亞歷山卓被逮捕後,被判處坐監三十年。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在獄中無絲毫的悔意。 直到入獄八年後的某一晚,他夢見葛萊蒂在花園裡,摘下百合送給了 他,才改變了他的一生;隔天醒來,桀傲不馴的亞歷山卓幾乎完全變了一個人。 27年後,亞歷山卓被釋放了,他重獲自由的第一件事,便是來到葛萊蒂的家中,祈求她母親的寬恕。 葛萊蒂的母親說:「若我女兒都能夠寬恕你,那我又有何資格保留寬恕呢?」

 後來,恭敬這位年輕殉道者的人數越來越多,也有許多神蹟被官方證實了。 因此,不到五十年的時間,葛萊蒂就被列品。 1947年,在葛萊蒂被列真福品的典禮上,她的母親(已82歲)和二位姐妹與一位兄弟,一同出現在教宗碧岳十二世的陽台窗口邊;三年後,在葛 萊蒂的列聖典 禮中,當時已66歲的亞歷山卓,則在擠滿了二十五萬人的伯多祿廣場中,帶著欣喜的淚水跪在群眾之中,望著聖女榮登聖品的這一幕。

 聖女之所以被稱為殉道者,是因為她全力抗拒亞歷山卓的性侵企圖;然而,整個故事的最高峰,還是聖女對兇手的那份寬恕之情;即便是在瀕臨死 亡之際, 她還是關心著這位攻擊她的鄰居,並不停地為其祈禱;這份寬恕,並未因聖女的死亡而有任何的阻礙。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9日:中華諸聖及真福(慶日)

中華諸聖及真福簡介

 「基督原為忠實的見證(殉道者),死者中的首生者」(默1:5);跟隨他的人,充滿聖神,師法他的表率,也義不容辭,為天國作見證,甚致 殺身成 仁。 如此,中外古今,教會擁有無數為信仰而犧牲奉獻的見證者。 事實上,「殉道者的血是基督徒的種子」(戴都良《護教書》50,12)。 中華教會也在殉道諸聖和真福的作證下,不斷福傳神州。 二○○○年十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布他們為聖人。

 中華殉道者已被列入聖品的有一百廿一位。他們是[1]:

劉方濟司鐸O.P.(西班牙)、

白多祿主教O.P.(西班牙)、

德方濟司鐸O.P.(西班牙)、

華雅敬司鐸O.P.(西班牙)、

費若望司鐸O.P.(西班牙)、

施方濟司鐸O.P.(西班牙)、

吳國盛會長(教友、華籍)、

趙榮司鐸(教區、華籍)、

張大鵬傳道員(教友、華籍)、

徐德新主教M.E.P.(法國)、

藍月旺司鐸O.F.M.(意大利)、

袁在德司鐸(教區、華籍)、

劉翰佐司鐸(教區、華籍)、

劉格來司鐸C.M.(法國)、

劉瑞廷司鐸(教區、華籍)、

劉文元(教友、華籍)、

郝開枝教友領袖(華籍)、

董文學司鐸C.M.(法國)、

馬賴司鐸M.E.P.(法國)、

曹桂英節婦(教友、華籍)、

白小滿(教友、華籍)、

王炳傳道員(教友、華籍)、

盧廷美傳道員(教友、華籍)、

林昭貞女(教友、華籍)、

王羅曼德節婦(教友、華籍)、

羅廷蔭教友領袖(華籍)、

張文瀾修士(教區、華籍)、

陳昌品修士(教區、華籍)、

文乃耳司鐸M.E.P.(法國)、

張天申(教友、華籍)、

易貞美貞女(教友、華籍)、

吳學聖傳道員(教友、華籍)、

陳顯恆傳道員(教友、華籍)、

艾士傑主教O.F.M.(意大利)、

富格辣主教O.F.M.(意大利)、

范懷德主教O.F.M.(意大利)、

雷體仁司鐸O.F.M.(意大利)、

德奧理司鐸O.F.M.(法國)、

安守仁司鐸O.F.M.(意大利)、

董哲西司鐸O.F.M.(意大利)、

安振德修士O.F.M.(法國)、

張景光修士O.F.S.(教區、華籍)、

張志和修士O.F.S.(教區、華籍)、

張煥修士O.F.S.(教區、華籍)、

董博第修士O.F.S.(教區、華籍)、

王銳修士O.F.S.(教區、華籍)、

愛敏納修女F.M.M.(法國)、

納達理修女F.M.M.(法國)、

菊斯德修女F.M.M.(法國)、

雅都斐納修女F.M.M.(荷蘭)、

嘉納修女F.M.M.(意大利)、

雅曼定修女F.M.M.(比利時)、

巴溪修女F.M.M.(意大利)、

張榮O.F.S.(教友、華籍)、

張板紐O.F.S.(教友、華籍)、

申計和O.F.S.(教友、華籍)、

閻國棟O.F.S.(教友、華籍)、

陳西滿傳道員O.F.S.(教友、華籍)、

馮德O.F.S.(教友、華籍)、

趙全信O.F.S.(教友、華籍)、

武安邦傳道員O.F.S.(教友、華籍)、

王二滿O.F.S.(教友、華籍)、

郭西德司鐸P.I.M.E.(意大利)、

任德芬司鐸S.J.(法國)、

湯愛玲司鐸S.J.(法國)、

趙席珍司鐸S.J.(法國)、

路懋德司鐸S.J.(法國)、

劉進德會長(教友、華籍)、

安辛安納(教友、華籍)、

安郭瑪麗(教友、華籍)、

安焦安納(教友、華籍)、

安靈花貞女(教友、華籍)、

王亞納貞女(教友、華籍)、

王玉梅會長(教友、華籍)、

王王璐琪(教友、華籍)、

王天慶(教友、華籍)、

冀天祥會長(教友、華籍)、

郭李瑪麗(教友、華籍)、

吳安居(教友、華籍)、

吳滿堂(教友、華籍)、

吳萬書(教友、華籍)、

葛廷柱會長(教友、華籍)、

趙明振教友領袖(華籍)、

趙明喜教友領袖(華籍)、

趙郭瑪麗(教友、華籍)、

趙洛莎貞女(教友、華籍)、

趙瑪麗貞女(教友、華籍)、

馬太順傳道員(教友、華籍)、

李全惠(教友、華籍)、

李全真教友領袖(華籍)、

王佐隆教友領袖(華籍)、

張懷祿(慕道者、華籍)、

劉子玉(教友、華籍)、

秦邊麗莎(教友、華籍)、

秦春福(教友、華籍)、

崔連芭芮(教友、華籍)、

杜趙瑪麗(教友、華籍)、

朱吳瑪麗(教友、華籍)、

武文印會長(教友、華籍)、

王李瑪麗(教友、華籍)、

袁庚寅(教友、華籍)、

范惠貞女(教友、華籍)、

杜田瑪麗(教友、華籍)、

杜鳳菊貞女(教友、華籍)、

傅桂林貞女(教友、華籍)、

張何德蘭(教友、華籍)、

郎楊氏(教友、華籍)、

郎福(教友、華籍)、

陳金婕貞女(教友、華籍)、

陳愛婕貞女(教友、華籍)、

王奎新教友領袖(華籍)、

王奎聚教友領袖(華籍)、

朱日新(教友、華籍)、

郗柱子(慕道者、華籍)、

王成(教友、華籍)、

范坤(教友、華籍)、

齊玉(教友、華籍)、

鄭緒(教友、華籍)、

朱五瑞(教友、華籍)、

雷鳴道主教S.D.B.(意大利)及

高惠黎司鐸S.D.B.(意大利)。

 其中國籍教友及神長共有八十七人,外籍傳教士有三十四人。 他們殉道時由七歲至七十九歲不等,當中包括七十六位教友(兩位是慕道者)、八位修士、七位修女、二十四位神父及六位主教。 他們於1648至1930年間,在福建、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廣西、山西、陝西、河北、廣東等地殉道。

 此外,榮列中華真福的有:在西藏殉道的杜仲賢司鐸C.R.B.,及以聖德和犧牲精神為主作了美好見證的福若瑟司鐸S.V.D.、雅松大修 女 F.M.M.、和德理司鐸O.F.M.及梅慕雅司鐸M.E.P.。

 還有兩位擁有中國血統的海外殉道聖人,即在日本殉道的鄭安道(教友,華裔日本籍)和李樂倫(教友,華裔菲律賓籍)。

 相信還有許多中華聖者,只有天主知道他們的名字。 我們也一起慶祝他們在基督內的凱旋。

 謹此,懇請全體 中華殉道諸聖及真福,為我們祈禱。

-------------------------------------------------------------------------

[1]縮寫含意:教區:教區神職人員及修士;C.M.:遣使會;C.R.B.:聖伯爾納多詠禮修會;F.M.M.: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 M.E.P.:法國外方傳教會;P.I.M.E.:宗座外方傳教會;O.F.M.:方濟會;O.F.S.:在俗方濟會;O.P.:道明 會;S.D.B.: 鮑思高慈幼會;S.J.:耶穌會;S.V.D.:聖言會。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1日:聖本篤(院長)(紀念) St. Benedict

本篤會會祖。

 聖本篤是西方隱修士的鼻祖,他創立了聖教會中最古老的修會──聖本篤會。 他編寫的會規,對後世教友更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大額我略是為聖本篤立傳的第一人,他曾記載:有一天,有人遞給聖本篤一隻滿盛毒酒的杯子,聖人畫了一個十字聖號後,忽然那杯子破裂了。

 公元五二三年左右,聖本篤離開隱居的蘇必阿高山洞,率領門生到羅馬南方建立?蚾|。 他們的口號是:「工作和祈禱」修士的工作便是墾荒、讀書、傳揚福音。 歷史學家一致承認,聖本篤的弟子們在歐洲開墾了廣闊的不毛之地,使之變為良田,挽救了文學和科學,是文化的功臣,因為當時數世紀之前,除修院 有學校外,其 他地方是找不到的。

 聖本篤在去世之前編寫的本篤會會規,是一部傑作,裡面充滿著智慧和經驗。 這著作即便是非本篤會的修院也加以採用,通行各國。 而本篤會修士們的虔敬熱心,對聖教會的貢獻也是非筆墨所能形容。

 聖本篤於公元五四七年三月廿一日逝世,享年六十七歲。

聖本篤聖牌﹝驅魔聖牌﹞

聖牌正面:聖本篤聖人
右手持著十字架──代表救贖的記號。
左手持聖本篤的會規──代表走在天主之道上。
柱子上面──毒酒與麵包。
拉丁文──意思是:但願聖人在我們臨終時親自前來加添我們的力量。

聖牌背面:
CSPB──聖父本篤的十字架。﹝在四個小圓圈的字﹞
CSSML──但願十字聖號成為我的光明。﹝在十字位置向直下的字﹞
NDSMD──願毒蛇永不做我的嚮導。﹝在十字位置橫向的字﹞
VRS NSMV SMQL IVB──撒殫退去罷!總不要引誘我行虛假之事,你引我所做的都是惡事,你自己喝下這杯
毒酒吧!﹝在聖牌圓邊的字﹞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2日:聖婦韋羅尼加 St. Veronica

 耶穌背負十字苦架,向加爾瓦略山前進時,體力不支,跌倒在地,有一位婦中拿了一塊布巾,上前抹拭耶穌臉上的血汗。 耶穌的聖容就印在這塊布巾上。這位聖婦,相傳就是韋羅尼加。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3日:聖皇亨利 St. Henry (973-1024)

主保:無後裔者、公爵、殘障者、被修會拒絕者。

 作為一位德國的君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聖人在一切的事務上都是極其務實的;他對於整合並強化自我的角色,總是精力旺盛;他的終極理 想,是在歐 洲建立一個永久和平的秩序。

 聖人是巴伐利亞(Bavaria)公爵亨利,與法國伯艮地(Burgundy)君王康拉德(Conrad)之女吉瑟拉(Gisella) 所生的兒 子,誕生於972年。 年幼時在拉提斯邦的聖沃福岡主教(St. Wolfgane, Bishop of Ratisbon)的關照下,接受了極好的教育。 主後995年,聖人繼承了父親巴伐利亞公爵的職位;1002年時,堂兄奧圖三世(Otho III)過世後,聖亨利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由於聖人將他的信念穩固地置放在永恆的真理之上,故真理時常地活躍於他的心內;他從不會因為自己尊貴的身分而趾高氣昂,也從不因此追求更 大的榮華 富貴;相反地,他所尋求的是天主更大的光榮;他時常注意教會內因財富而引致的虛榮,並盡其所能地透過自己所指派的主教來維持教會的紀律。

 在他任內,無論是國內或是國外的戰役,他都獲致無數次的勝利;對於戰敗的敵人,他所使用的策略也總是溫和與寬仁。 主後1014年,聖人前往羅馬,從教宗本篤八世(Pope Benedict VIII)的手中領受皇帝的冠冕。

 動盪的世局,常使得神聖羅馬帝國陷入戰爭,然而他總是能獲得勝利。 特別是發生在義大利南部的戰爭,聖人親率軍隊對抗入侵的撒拉森人 (Saracens),以及包括希臘人在內的所有黨羽,成功地將他們驅逐出義大利的國境之外。 聖人的謙遜與義德,與他對信仰的熱誠不遑多讓;他雖貴為皇帝,卻願意跪在柯隆(Cologne)主教Herebert的腳前,祈求他的原諒, 因為聖人曾在 一次的誤解中,對這位柯隆主教冷漠相待。 聖人還曾一度希望辭去皇帝的職務,為能善度隱修生活,但在隱院維敦院長(Abbot of Verdun)的勸告下,繼續他的皇帝職務。 聖人與他的妻子St. Cunegundes,彼此都誓許著永久的貞潔生活;他還創立許多虔敬的機構,並慷慨地捐助其他的善會,且一手建立了班拜格 (Bamberg)教區。

 主後1024年,聖人在靠近Halberstad的Grone城堡過世;教宗歐金尼三世於1146年時冊封亨利為聖品。 他的慶日是在7月13日。

 「亨利由於天主的上智和仁慈被立為王,致書與教會現在與將來的眾子女。 聖經的教訓是極有益處的,它教訓並勸勉我們應拋棄暫時的財物,並將現世的利益置於次要的地位,為使我們追求天上永恆居所。 因為現世的光榮是短暫而空虛的,人若擁有了,便會忽略而不思念永恆的天堂。 可是天主的仁慈,卻為人類準備了救藥:祂使我們世上的財物,能為我們換取天鄉的住所。

 我們常念及天主的這種仁慈,並且深知我們被提升到國王的尊位,不是靠我們的德能,而純粹是出於天主的仁慈。 因此我們認為做這些事是很合理的:不僅對先王們所建立的聖堂加以擴建,而且為愈顯主榮,也應該建築新堂,並為聖堂慷慨捐獻,表示我們的虔誠與 感謝。 因此,我們聽從主的命令,也服從天主的勸告,願意將天主慷慨賜給我們的大量財物,儲蓄在『天堂,因為那裡沒有蟲蛀,沒有銹蝕,也沒有賊挖洞偷 竊』。 還有,當我們想到在天上所積蓄的一切時,我們的心便會常常想念和愛慕天鄉。」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4日:聖嘉德麗.黛喀薇達(貞女)St. Kateri Tekakwitha

(Canonize Oct 21 2012)

北美第一位印第安少數民族聖人

 嘉德麗即使在寒泠天氣仍每天很早就走去教堂望每一台彌撒,和花很多時間祈禱;在寒冷的教堂裏,她在聖體前跪許多小時。 當冬天的狩獵季節到了,她要隨整個族人搬離村時,她就在樹上刻一個十字架,作為她在樹林中的小教堂,而她就跪在雪地上祈禱。 嘉德麗喜歡玖瑰經,並把玖瑰珠戴在頸上。

"Every morning, even in bitterest winter, she stood before the chapel door until it opened at four and remained there until after the last Mass."
"I am no longer my own. I have given myself entirely to Jesus Christ."

  嘉德麗是北美洲原住的印第安人,生於1656年,她四歲時,天花蔓延到她的部落(相當於今天的美國東北的地方),嘉德麗雙親和弟弟都因病喪 生;雖然嘉德麗 僥倖痊癒,但從此成為孤兒,也留下一臉疤痕點,和視力不良。 嘉德麗由叔父領養;她對母親的懷念,就只剩下母親生前遺留的一串玫瑰唸珠。

 臉上的天花疤痕及弱視,不能使嘉德麗與一般少女爭妍鬥麗,但不能阻止她過正常的生活。 她與其他的原住民少年一樣,手臂、耳朵、頸項等都穿戴五彩繽紛的珠粒串;她不但學會民俗手藝,而且精通編織樹皮作地毯、製作皮革器皿等等。 但她不喜歡參加那些為吸引勇男的活動,例如傷害性的嬉戲或暴力的習俗等。

 嘉德麗還記得母親生前祈禱和跟她講述天主教信仰,母親的好友亦有向她提及母親是天主教徒,她自幼便想找到天主教,她常獨個兒到叢林裏向天 主説話, 並聆聽大自然中的聲音和主在她心裏説的話。 而按當時習俗,女孩子須吸引勇猛男子,以寄托終身和供養家中老人,嬸母們為她找機會見到勇猛男子,她卻堅持不願許配給人。 她受家人和村人反對,但她己决心要去尋找她母親所信的天主教。

 嘉德麗十八歲那年耶穌會神父來她住的地區建小堂,但當時美洲原住的印第安人正受到入侵和迫害,故她的養父不滿一切入侵美洲的人,就連天主 教傳教士 也不滿,而嘉德麗卻渴望更多認識耶穌並成為基督徒,便暗中參加慕道班。 嘉德麗二十歲那年領洗,取的聖名,是中世紀的聖加大肋納;用了印第安人的讀法,就成了嘉德麗。

 嘉德麗成為基督徒後,十分認真。 例如,天主十誡的第三誡,要求教友在一周的第一天參加彌撒及停止工作。 嘉德麗為實行本份,於星期日暫停平常勤奮的工作,整天祈禱;她的族人因此不滿,嘲諷她領洗後變得懶惰!她家人星期日拒絕給她食物,孩子們嘲笑 她並向她扔石 頭。 嘉德麗卻勇敢地,堅持力行自己的信仰。 她被恐嚇如果不放棄她的信仰,便要處以酷刑甚至處死。 有一次當攻擊者正要下手時,她居然平安地跪在地上,準備為耶穌捨命,她這勇氣使攻擊者也悄然離開没有加害她。

 因為族人的敵意越來越大,而嘉德麗想奉獻她的生命為天主工作,便於1677年7月,逃離她的村莊,逃到超過200英里(322公里)遠的 天主教聖 方濟傳教會,位於今天的加拿大滿地可;沿途穿過樹林、河流、沼澤,全程花了2個多月。 因著她這麽大的決心,被獲許於當年聖誕節初領聖體。

 嘉德麗雖然沒有受正式的教育,也不會讀和寫,卻過著勤於祈禱和做懺悔的生活。 她教年輕人,幫助村裡的窮人和病人。 她對每個人説話都良善。 她喜歡敬禮十字架,她用木做十字架,在樹林到處放置;這些十字成了許多站,提醒她每到一處就花些時間祈禱。

 嘉德麗即使在寒泠天氣仍每天很早就走去教堂望每一台彌撒,和花很多時間祈禱;在寒冷的教堂裏,她在聖體前跪許多小時。 當冬天的狩獵季節到了,她要隨整個族人搬離村時,她就在樹上刻一個十字架,作為她在樹林中的小教堂,而她就跪在雪地上祈禱。 嘉德麗喜歡玖瑰經,並把玖瑰珠戴在頸上。

 嘉德麗記得一切她曾聽過的耶穌和門徒們的事蹟,人們請她說這些故事,也喜歡用很長時間聽她講。 他們和她在一起,就感到天主臨在。 有一次神父問大家為什麼在教堂時都總愛靠近嘉德麗,他們說當嘉德麗祈禱時,他們感到和天主接近;她祈禱時,面容變得美麗和平安,好像她正在看 著天主的面 容。

 嘉德麗在1679年3月25日發了終身守貞願,並把自己奉獻給聖母,請聖母瑪利亞收她作女兒。

 體弱的嘉德麗在1680年4月17日去世,死後十五分鐘後,她的臉面頓時全部疤痕消失而變成美麗。

 嘉德麗在死前答應她的朋友會在天上繼續愛他們,並為他們祈禱。 無論是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入住的人都立即開始祈求她在天上代禱。 有幾個人,包括一位她死時在塲的神父都報導了嘉德麗給他們顯現,並且發生了許多賴她轉求的治療奇蹟。

 嘉德麗在1943年被宣為可敬者。 1980年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真福。 2012年10月21日獲教宗本篤十六世封聖,是美洲少數民族印第安人第一位被封聖。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First native American saint in USA, Lily of the Mohawks

First native American saint in USA, Lily of the Mohawks

Kateri Tekakwitha was born in 1656 in what now is upstate New York, on the upper portion of Lake Ontario and near the modern Canadian border. Her father was a Mohawk chief in the Mohawk fortified village of Canaouaga or Ossernenon (modern day Auriesville) in upstate New York, and her mother was an Algonquin who had been baptized as a Catholic prior to being captured by Mohawks in warfare.

In 1660, when she was four, smallpox spread through her village and took the lives of her mother, father, and younger brother. She survived, but was left weaker, scarred, and partially blind. Thus, she was named Tekakwitha, which means “The One Who Walks Groping for Her Way.” Her uncle, also a Mohawk chief, and two of her aunts adopted her, and a new village was formed five miles away from the contagion.

When Tekakwitha was 8 years old, her foster family, in accordance with Iroquois custom, paired her with a young boy who they expected she would marry. However, Tekakwitha wanted to dedicate her life to God. Her uncle distrusted the settlers because of the way they treated the Indians and who were responsible for introducing smallpox and other deadly diseases into the Indian community. However, He did not force her into marriage.

When Tekakwitha was ten, in 1666, a war party composed of French soldiers and hostile Indians from Canada destroyed the Mohawk strongholds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Mohawk, including Ossernenon. The surviving Mohawks moved to the north side of the river and built their fortified village about half a mile west of the present village of Fonda. Tekakwitha lived in Caughnawaga, site of the present Shrine, for her next ten years. During that time, she grew up helping her aunts in the fields.

In many ways, Tekakwitha's life was the same as all young Native American girls. It entailed days filled with chores, spending happy times with other girls, communing with nature, and planning for her future.

Tekakwitha grew into a young woman with a sweet, shy personality. She helped her aunts to work in the fields where these Mohawk women communally grew corn, beans, and members of the squash family, including pumpkins. She went to the neighboring forest to pick the roots needed to prepare medicines and dye. She learned to craft warm winter clothing from animal skins, and helped care for their communal home, a traditional longhouse shared by several families. She collected firewood in the forest and water from a stream. Despite her poor vision, she also became very skilled at beadwork.

Although Tekakwitha was not baptized as an infant, she had fond memories of her good and prayerful mother and of the stories of Catholic faith that her mother shared with her in childhood. These remained indelibly impressed upon her mind and heart and were to give shape and direction to her life's destiny. She often went to the woods alone to speak to God and listen to Him in her heart and in the voice of nature.

When Tekakwitha was eighteen, Father de Lamberville, a Jesuit missionary, came to Caughnawaga and established a chapel. Her uncle disliked the "Blackrobe" and his strange new religion, but tolerated the missionary's presence. Tekakwitha vaguely remembered her mother's whispered prayers, and was fascinated by the new stories she heard about Jesus Christ. She wanted to learn more about Him and to become a Christian.

Father de Lamberville persuaded her uncle to allow Tekakwitha to attend religious instructions. The following Easter, twenty-year old Tekakwitha was baptized. Radiant with joy, she was given the name of Kateri, which is Mohawk for Catherine.

Kateri's family did not accept her choice to embrace Christ. After her baptism, Kateri became the village outcast. Her family refused her food on Sundays because she wouldn't work. Children would taunt her and throw stones. She was threatened with torture or death if she did not renounce her religion.

Because of increasing hostility from her people and because she wanted to devote her life to working for God, in July of 1677, Kateri left her village and fled more than 200 miles (322 km) through woods, rivers, and swamps to the Catholic mission of St. Francis Xavier at Sault Saint-Louis, near Montreal. Kateri's journey through the wilderness took more than two months. Because of her determination in proving herself worthy of God and her undying faith she was allowed to receive her First Holy Communion on Christmas Day, 1677.

Although not formally educated and unable to read and write, Kateri led a life of prayer and penitential practices. She taught the young and helped those in the village who were poor or sick. Kateri spoke words of kindness to everyone she encountered. Her favorite devotion was to fashion crosses out of sticks and place them throughout the woods. These crosses served as stations that reminded her to spend a moment in prayer.
Kateri's motto became, "Who can tell me what is most pleasing to God that I may do it?" She spent much of her time in prayer before the Blessed Sacrament, kneeling in the cold chapel for hours. When the winter hunting season took Kateri and many of the villagers away from the village, she made her own little chapel in the woods by carving a Cross on a tree and spent time in prayer there, kneeling in the snow. Kateri loved the Rosary and carried it around her neck always.

Often people would ask, "Kateri, tell us a story." Kateri remembered everything she was told about the life of Jesus and his followers. People would listen for a long time. They enjoyed being with her because they felt the presence of God. One time a priest asked the people why they gathered around Kateri in church. They told him that they felt close to God when Kateri prayed. They said that her face changed when she was praying. It became full of beauty and peace, as if she were looking at God's face.

On March 25, 1679, Kateri made a vow of perpetual virginity. She also offered herself to the Blessed Mother Mary to accept her as a daughter.
Kateri hoped to start a convent for Native American sisters in Sault St. Louis but her spiritual director, Father Pierre Cholonec discouraged her. Kateri's health, never good, was deteriorating rapidly due in part to the penances she inflicted on herself. Father Cholonec encouraged Kateri to take better care of herself but she laughed and continued with her "acts of love."

The poor health which plagued her throughout her life led to her death on April 17th, 1680, shortly before her 24th birthday. Her last words were, "Jesus, I love You." Like the flower she was named for, the lily, her life was short and beautiful. Moments after dying, her scarred and disfigured face miraculously cleared and was made beautiful by God. This miracle was witnessed by two Jesuits and all the others able to fit into the room.

Before her death, Kateri promised her friends that she would continue to love and pray for them in heaven. Both Native Americans and settlers immediately began praying for her heavenly intercession. Several people, including a priest who attended Kateri during her last illness, reported that Kateri had appeared to them and many healing miracles were attributed to her.

Fifty years after Kateri's death the first convent for Indian nuns was established in Mexico.

Kateri is known as "Lily of the Mohawks" or "Beautiful Flower Among True Men." Kateri was declared Venerable in 1943. In 1980, 300 years after her death, Pope John Paul II beatified Kateri. Bishop Stanislaus Brzana of upstate New York said: “Kateri was a child of nature. Her sainthood will raise the minds and hearts of those who love nature and work in ecology.” Pope John Paul II designated Blessed Kateri as a patroness for World Youth Day 2002. Pope Benedict XVI canonized her on October 21 2012.

St. Kateri's tomb is found at St. Francis Xavier Mission in the Mohawk Nation at Kahnawake, near Montreal, Quebec. Blessed Kateri is honored at the National Shrine of Blessed Kateri Tekakwitha in Fonda, New York and the Shrine of Our Lady of Martyrs in Auriesville, New York.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4日:聖方濟.蘇拉諾(司鐸)St. Francis Solano

(1549-1610)

 聖方濟. 蘇拉諾生於西班牙安大路西亞Andalusia,一五六九年加入方濟會,一五七六年晉鐸。他熱愛人靈,把日常時間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為自己 靜修,其餘就 是牧民 講道。 

 聖方濟無私地服務他人。當修院初學師時,修生若犯了錯, 他不責難他們,卻責怪自己的不力,也為此而做補贖。南西班牙一帶發生瘟疫,聖人無懼地照顧病者,以致自己受到感染,幸而很快便痊癒。

 一五八九年,方濟被派往秘魯傳教,途中船隻遇上巨風,並有覆沉的危險。聖人堅持與船上黑奴留在一起,不願登 上擠擁的救生艇。船沉沒之前,聖方濟鼓勵待斃的黑奴,向他們講解天主的慈悲和基督的教贖,並給他們一一付洗。

 船沉沒後,聖方濟與生還的黑奴緊抱斷裂的船桅,三天後獲救。

 往後二十年,聖人不懈地服務當地土著及西班牙移民。他學習秘魯言語和方言,作艱苦的傳教旅程,皈化了眾多的 人靈。

 聖方濟熱心講道,又顯聖蹟,被譽為「新世界的顯靈蹟者」。他亦常熱切祈禱,歌頌聖母。一六一零年七月十四 日,聖方濟溘然長逝,別人稱譽他是「不斷熱誠工作」和「不斷祈禱」的人。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St. Francis Solano was born in Andalusia, Spain. He joined the Franciscans in 1569, and was ordained a priest in 1576. Full of zeal for souls, he divided his time between silent retire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preaching.

Father Solano was selfless in serving others. When he was novice master, if the novices committed faults he would take the blame on himself and give a penance not to them, but to himself. In southern Spain Father Solano served the sick heroically during an attack of the plague and he himself was struck down, but he made a quick recovery.

In 1589 Father Solano was sent to Peru. As the ship was approaching Peru, there was a bad storm and it ran aground. The master of the ship ordered them to abandon ship, but there was only one lifeboat. A number of Negro slaves were left behind on the ship, which was breaking up.

Father Solano refused to leave the slaves. He gathered them around him, encouraging them to trust in the mercy of God and in the merits of Christ. He then baptized all of them. The vessel broke into pieces and some of the slaves were drowned. Father Solano and the rest of the slaves held on to a part of the hull for three days until the lifeboat returned to take them ashore.

Over the next 20 years Father Solano worked tirelessly for both the natives and the Spaniards. He learned the native languages and dialects, made missionary journeys, and converted numerous people.

He had the gift of tongues and performed miracles; hence he was called the “Wonder-worker of the New World.”

Father Solano was a man of prayer who loved to sing to Our Lady. He died on July 14, 1610. It was said that the life of Father Solano was both an “uninterrupted course of zealous action” and a “continued prayer.”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5日:聖文德(主教、聖師)(紀念) St. Bonaventure

 聖文德聖師生於公元一二二一年義大利。 廿歲時入方濟各會,文德的學問淵博,精通神哲學,其聖德更令人景仰不止。 文德天性謙遜,自視為大罪人,雖然渴望領聖體,與吾主結合,卻自覺靈魂太污穢,裹足不前。 有一天,當他在默想吾主苦難時,神父剛剛祝聖聖體,文德突然看見一位天神,從神父手中拿過一片祝聖好的聖體,送到他嘴裡。 從此,他不再懷疑不安,勤領聖體。

 公元一二五七年,文德與聖多瑪斯阿圭那二人同時考取神學博士學位,聖教會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兩位神學家,同時在同一學校考取,堪稱佳話。 文德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的神修著作「純全的生活」、「三條路」、「自言」等,膾炙人口傳誦一時。 公元一二五七年,文德當選方濟各總會長,那時他只有三十六歲。 有一年,會院全體大會中,會士們請文德編寫會祖聖方濟各傳。 一天,文德正在房問寫這篇傳記時,聖多瑪斯來訪,他從門縫裡看見文德聚精會神,埋首書寫,多瑪斯就輕輕地走開,對左右的人說:「一位聖人(指 文德)正在為 另一位聖人文德(指聖方濟各)作傳,們不要打擾他。 」文德的這本聖方濟各傳,使世人對聖方濟各的聖德,有更精確的認識,後世因此稱文德為方濟各會的第二會祖。

 文德的一生品性純僕,學識優良,口才流利。 由於他內心充滿仁愛,待人接物和藹可親,任何人和他接觸,都自然地被他感化吸引。 文德謙卑自下,有「色辣芬天神博士」的雅號,他不僅是天主的忠僕,更是一般人的良友。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6日:加爾默羅山聖母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厄里亞先知曾在加爾默羅山,保衛以色列子民對生活的天主的信仰,聖經曾頌揚該山的美麗。 十二世紀時,有一批隱士到該山隱修,日後即成為加爾默羅會(又稱聖衣會)。 他們在天主聖母的保護下,度默禱生活。

畫 像

 「聖母聖衣會」 (Carmelites) 又稱「加爾默羅修會」,是我教會史上最古老修會之一。這修會沒有創立人,會士們奉舊約大先知厄里亞為聖祖和模範。 修會的最愛是敬禮聖母。修會會士奉聖母為「加爾默羅聖母」。 故樞機皮雅查,係聖衣會會士,曾說:關於加爾默羅修會(Carmel), 無論就其起源,或就其歷史,就其戰鬥生活,或就其勝利凱旋,就其內在生命,或其精神生活,都可以說是,加爾默羅為聖母仍在,聖母也全為加爾默 羅。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在這座山上,厄里亞先知曾經為彰顯天主的大能與無上尊威跟當時敬奉「拜耳」的司祭團鬥法, 結果,拜耳神的司祭們一敗塗地,司祭們也被厄里亞先知殺得一個也不留。 而且教會初期就有人到加爾默羅山隱修,聖母曾乘雲顯現給修士們,他們就在厄里亞泉附近,興建第一座小聖堂獻給聖母,時在基督降生後九十三年。

 加爾默羅修士在一二二六年已經擁有一份被耶路撒冷主教聖雅博授與,由教宗奧諾理耀第三世批准的會憲。 第十三世紀時,被佔領了巴肋斯坦聖地的撒拉遜人(回教人)驅逐。 到了西歐,建立了不少會院,克服了許多困難與挑戰,也經歷了聖母各樣的保護與照顧。

 據傳,在一二五一年七月十六日,聖母在英國劍橋顯現給當時的聖衣會總會長聖西滿‧史道可 (Simon Stock) 主教,授與聖人棕色的聖母聖衣,並告訴聖人: 誰佩代這聖母聖衣,也努力依照聖母聖衣會理想去生活,喜愛研讀天主聖言並遵照實行,為人熱誠服務,必能在生前獲得聖母特別照顧,死後獲享永 生。

 聖母聖衣會分為兩個團體:一個團體遵行教宗尤金第四世批准的較寬鬆會規,稱為「穿鞋會士」。 另一個,在大聖德蘭及聖十字若望改革後,遵行較嚴謹的會規,稱「不穿鞋會士」。

 一七二六年,教宗本篤十三世頒詔命令普世教會在本日舉行聖母加爾默羅聖衣瞻禮。 梵二後禮儀改革也保留了這一慶節,定為自由紀念日。

 本日彌撒經文只有一篇專用“集禱經”,求使我們賴聖母助佑能到達聖山—— 耶穌基督的面前。 “讀經一”(匝:2,14.~17.)取自聖母通用彌撒讀經。 它提醒我們要常喜樂,因為天主臨在我們之間: 瑪利亞是天主所派遣者,為使我們確知這種臨在的真實性。 “ 福音 ”(瑪:12,46.~50.或路:2,16.~21.),瑪竇所強調的是聖母遵行天父旨意的美德,也要我們效法聖母的榜樣。 路加原是為“天主之母節”(元月1 日)所提供的讀經。 敘述牧羊人到馬棚朝拜耶穌的事蹟。 瑪利亞處於耶穌身旁,默觀在耶穌誕生後所發生的一切,“把一切都牢記在心中,反复思想。 ”此情此景正是默觀修會生活的榜樣:常與耶穌在一起,默思他救世的奧跡,忠實遵行天主的旨意。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7日:聖亞肋叔 St. Alexis

 聖亞肋叔的傳記,大部份是根據傳說而來。 相傳聖亞肋叔是羅馬參議員歐斐米盎的獨子,家道富裕;他自幼樂善好施,認為積聚現世的財物,不如積聚天國的財物。

 亞肋叔看破紅塵,立志棄家修道。 但父母已為他擇選了一位名門閨女。 成婚的日子,他徵得新婚妻子的同意,離家修道。 他搭船到敘利亞,然後步行到以得薩城,挨戶乞討度日,夜間在聖堂旁一間茅屋寄宿。 一連十七年,度最清貧的生活。 後來,附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有聖德的人。

 亞肋叔不願博取世人的讚譽,悄然出走。 他本擬搭船到達爾斯城,不料中途船遇逆風,折返義大利,重扺故鄉。 那時他的雙親還健在,亞肋叔多年在外,面貌黧黑,衣衫襤褸,老父見面不相識,當他是個普通乞丐,收容在家中住宿。 他日間在街道上行乞,朝拜聖堂,夜間睡在家裡樓梯下的一間小室。 如此又經過了十七年,直到公元四一七年逝世。 屍體上留有一張字條,寫著他的名字和身世,真相方告大白。  公元第十世紀以後,聖亞肋叔在西方成了大眾化敬禮的對象。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18日:聖加彌祿彌理(司鐸)St. Camillus De Lellis

 聖加彌祿彌理原籍義大利那不勒斯,生於公元一五五○年。 他身體魁梧,高六呎六吋。 十三歲時母親去世。 十七歲起隨父親在威尼斯軍隊中服役。 一次因腿部患病,入羅馬醫院治療,加彌祿的脾氣不好,常與同院的人爭吵,在醫院住了九個月後重回軍中。  不久,加彌祿耽迷賭博,最後連佩帶的武器都輸掉了。 到了這樣山窮水盡的時候,加彌祿猛然驚醒,痛改前非,跪在地上求上主寬恕以往的罪犯。 這是他生命的轉捩點。從此,他的生命展開了新的一頁。

 加彌祿投身羅馬雅各伯醫院,一心為大眾服務。 不久即升任該院院長。 那時,醫院工作人員缺乏,加彌祿深知真正為病人服務的人,必須懷有超性的志向與愛德精神,因此決定著手物色有此種精神的工作人員。 加彌祿接受了神師聖斐理伯內理的勸告,在三十二歲時開始攻讀拉丁文,準備領受鐸品。 成為神父後,退出了雅各伯醫院,籌劃組織一個團體,名曰「護病會」。 他們以愛德的精神,將病人視為基督,熱心照顧,給病人施行聖事準備善終。 加彌祿的「護病會」一天比一天發達,不久也加入戰地的救護和探視監獄囚犯的工作。

 公元一五九一年,教宗額我略十四世正式批准「護病會」成立,專以服務病人為宗旨。 為改善醫學技術和訓練醫護人員,又組織了醫生聯合會。 此外,他又採用「紅十字」,作為護病會士應佩帶的徽章,為後世國際紅十字會的先聲。

 加彌祿暮年全身殘廢,不能起身,但他不願會士們侍候他,全體會士都派出侍候別的病人。 加彌祿於公元一六一四年七月十四日逝世,享壽六十四歲。 公元一七四六年榮列聖品。 教宗良十三世立加彌祿為病人的主保。 教宗庇護十一世立加彌祿為護士和醫務機關的主保。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0日:聖亞博那(主教、殉道) St. Apollinarius

 相傳聖亞博那來自安提約基亞。 他於第二世紀在外邦人當中傳揚福音;後就任拉文納(Ravenna)嘉西(Classe)教會首任主教,後來為主殉道。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0日:聖任德芬及同伴(殉道) St. Leo Ignatius Mangin and Companions

 一九○○年義和團作亂時,河北省獻縣教區內為主捨生者三千餘人;其中有四位耶穌會神父: 任德芬、湯愛玲、路懋德、趙席珍,及五十二位男女教友。 一九五六年,教宗庇護十二世宣布他們為真福。 二○○○年十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布他們為聖人。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0日:The Prophet Elijah, Father of Carmelites

The prophet Elijah appears in Scriptures as a man of God who lived always in God's presence and fought zealously for the worship of the one true God. He defended God's law in the solemn contest on Mount Carmel, and afterwards was given on Mount Horeb an intimate experience of the living God. The inspiration that was found in him from the very beginnings of the Order so pervades its whole history that the prophet may deservedly be called the founder of the Carmelite ideal.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1日:聖老楞佐.布林希(司鐸、聖師) St. Lawrence of Brindisi

 聖人出生於一五五九年;入嘉布遣會後,教授神學,並擔任會中許多職務,週遊歐洲各地,成為馳名的講道家;著述甚多,闡明教會信理。 一六一九年安逝於里斯本。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1日:聖郭西德(司鐸、殉道) St. Alberic Crescitelli

 聖人生於意大利,晉鐸後奉命到中國陝西南部傳教。 一九○○年義和團教難時,被仇教者逮捕,英勇殉道,時在同年七月二十一日。 一九五一年由教宗庇護十二世宣布為真福。 二○○○年十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布他為聖人。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1日:聖王亞納(貞女、殉道)

 聖王亞納生於一八八六年 ( 清光緒十二年 ) ,她誕生的地方是河北省南部廣平縣馬家莊:當時本堂司鐸是法國耶穌會士趙席珍神父,日後也在拳匪時為主致命。

 亞納的母親張氏,奉教虔誠,頗有聖德。不幸,小亞納五歲時便失去了慈母。王張氏臨終時,見小亞納跪在床前,捧著小手,恭念聖母經,看去真 像天神一 般,一面心中不捨,但另一方面卻感到無限欣慰。

 亞納的父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教友,一年四季在聖堂裏找不到他的蹤影。 張氏去世後,又續弦娶了平氏,她也是一個冷淡教友,這二人可謂無獨有偶了。 這還不夠,亞納還有一位很厲害的祖母,性情兇暴,且又慳吝。她也不念經,不進聖堂,亞納的家境很是窮苦,一家大小都在困苦中掙扎著。

 小亞納從小受到祖母的虐待,所吃的苦實在不少。然而她從小就知道忍受一切苦艱難,為天主而受苦;漸漸養成了勇敢剛強,寧死不屈的精神,使 她在十四 歲時便獲得了致命的榮冠。

 亞納很喜歡讀書,身在學校,心中便有無比的快樂。 但是她的繼母要她每天拾柴來燒飯,這是她每天的本分。 於是她一聽到初次雞啼,便起身下床,背了筐子,跑到野外去拾柴。 她一邊走,一邊念早課,一路撿柴,掃落葉。 等到上學的時候,筐子已經滿了,她便急忙回家,放下筐子,拿起書包,不顧肚子餓火中燒,便飛也似地跑到學堂裏去讀經上課,她孜孜向學,竟忘記 了饑餓和勞 苦!

 小亞納在學校裏待人和善,總不罵人,也不和同學們爭吵打架。 她常為人服務,把自己當作他人的奴婢。有幾個頑皮的女子時常戲弄她,譏笑她窮苦。 有一天她們戲弄她太過分了,她餓得難受,又聽了許多譏笑的話,覺到傷心得很,不禁號咷大哭。 教師王路濟亞聽見了,就責備她們說:「你們為什麼戲弄她?為什麼惹她哭?難道窮是壞事嗎?肚子餓就有罪嗎?」

 有一天,學校裏有人打破了一隻碗,老師問大家是誰打的,有一個壞孩子出頭告發,說是亞納打破的。 亞納也不答辯,被教師打了幾下戒尺。以後孩子們知道亞納受了冤枉不伸訴,誰若有了錯處,怕挨打受罰,便都推在她身上。 王貞女說:「王亞納不忍見同學挨板子,情願代人受罰,即使那些欺負她的頑皮女子也不例外。」

 亞納生平最大的福樂便是領聖體,但是因為神父太少,每月最多可領一次聖體。 神父來到馬家莊,王貞女就率領學生到聖堂去行告解。告解之後,孩子們便在門廊下說笑玩耍。 亞納卻不開口,保持靜默,有人問她,她就說:「明天耶穌要降臨到我心裏來,我該好好準備迎接啊!」聖堂裏供著聖體,亞納就時常去朝拜聖體,從 來不會過門不 入的,即便忙得很,也必定進去朝拜片刻。

 一九○○年七月初 ( 清光緒甘六年五月底 ) 有一股拳匪由山東直隸威縣;二十一日來到了馬家莊,把奉教的婦儒押送到大寧村。 一路上,亞納安慰眾難友,鼓勵她們依靠天主,忍受暫時的痛苦,換得永遠的福樂。 二十二日早晨,大家被押送到刑場,奉教的婦孺共有九人,亞納是最後一個致命的,這是天主願用她激勵別人的奇妙措置。

 看哪!亞納面向北方的魏村跪著,因為那堂裏供著聖體。 她跪得筆直,捧著雙手,舉目向天,顯得格外端莊貞靜,動人憐愛,吸引了匪黨和群眾的視線。 姓宋的匪首看到亞納的形狀,不由得驚奇納罕,舉刀欲砍時,又放了。 再度逼她背教。 亞納坦然說:「我奉教,絕不背教。 背叛天主不如死了更好!」宋匪使用刀砍去她雙肩上的肉,亞納跪在那裏,仍然鎮定,勇敢如恆,仰望天上,面露笑容,說:「天堂門開了!」以後低 聲喊了三聲: 「耶穌!」便引頸就戳。

 宋匪手起刀落,亞納貞女的頭顱便隨刀落地;她的靈魂頓時飛向天堂,投入了天主的懷中。

 根據當時目睹的見證說:「奇怪得很,亞納的頭雖然砍掉了,但是她的身體卻依然直挺挺地跪在那裏,並不倒下。 過了一些時候還是不倒,有一個匪徒走過去一腳踢倒了,他踢在屍體的背部,可是屍體倒下後,依然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這一幕慘劇之後,匪黨就把被害者的遺體歸併在一處,蓋上些泥土,草草掩埋,揚長而去。 九位致命者的遺骸在這潮濕的壕中,埋葬了十五個月之久。後來,清廷與八國聯軍議和後,拳匪方才平息。

 一九○一年十月六日,馬家莊眾教友為被難教友舉行公葬,先起出教友屍體;當時有許多教內外人士到場觀看。 大家都以為這樣一個大坑,十個人作一堆, 草草掩埋的屍體必然早已腐爛八堪,不能辨認了。 可是出人意外,十位為義致命者的遺體完好如初,而且面如生!這使在場的群眾個個稱奇。

 聖王亞納的殯禮極為隆重,教友們都把她當作致命聖女看待,求她轉禱。 第一個聖蹟便是使她的全家回頭改過;冷淡的袓母變為熱心,得到了安死善終。 繼母也變得熱心,念經作補贖,補償背教的罪。 父親也善盡教友的本分,後來眼睛瞎了,也安心忍受,天主使他的神目更為明朗。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七日,教宗碧岳十二世宣王安納等為真福。 主歷2000禧年,教宗若望保錄二世追封為聖人。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2日:聖女瑪利亞瑪達肋納(紀念) St. Mary Magdalene

 耶穌榮入耶路撒冷的前一天,在伯大尼癩病者西滿家中坐席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拿著一瓶珍貴的香液進來。 她打破玉瓶,將香液倒抹在耶穌頭上。 但有些人頗不滿意,彼此說:「為什麼要這樣浪費香液?這香液原可賣三百多塊銀錢,施給窮人啊!」耶穌卻對這些人說道:「由她罷!你們為什麼叫 她難受。 她在我身上作了一件善事。 你們常有機會與貧人在一起,無論什麼時候願意就能行善。 但是我,你們卻不能常在一起。 她所能做的,她已做了。 她提前傅抹了我的身體,是為安葬之事。 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福音無論傳到全世界什麼地方,必要述說她所作的事,來紀念她。」

 聖師金口若望曾說:「你們大家請看:你們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能聽到大家歌頌瑪利亞瑪達肋納的話。 無論在波斯、在印度、在英倫三島,瑪利亞瑪達肋納的佳事,到處流傳」。

 耶穌身懸苦架時,有幾位婦女遠遠地觀看著,其中就有瑪利亞瑪達肋納。 當耶穌光榮復活時,瑪利亞瑪達肋納也是主要的角色。 根據瑪竇福音記載:安息日過後,一週的第一日,天快亮時,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一位瑪利亞來看墳墓。 忽然發生了大地震,上主的天使從天降下,上前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 他的容貌好似閃電,他的衣服潔白如雪。 天使對婦女說道:「你們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要尋找被釘死的耶穌。 祂不在這裡了。 祂已經由死者中復活了。 」她們趕快離開墳墓,跑去報告門徒。 正在那時,耶穌迎面而來,對她們說:「願你們平安!」

 根據東方的傳說,聖神降臨後,瑪利亞瑪達肋納隨聖母瑪利亞和聖若望宗徒到厄弗所。 她死在厄弗所。 但另一傳說,瑪利亞瑪達肋納和瑪爾大、拉匝祿一同往法國普望斯傳教,暮年在聖巴美山岩洞隱修。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3日:聖婦彼濟大 St. Bridget

 聖婦在一三○三年出生於瑞典。年幼出嫁,生有子女八人,全都予以良好的宗教教育;聖女加大利納(瑞典)乃其女兒之一。 聖婦曾加入方濟第三會。 其夫入熙篤會修道,他逝世後,聖婦決意度更嚴肅的神修生活,常默想救主的苦難。 不久之後,她創立修會(救世主會),並首途羅馬,為眾人樹立了大德的芳表。 她為了做補贖,曾去聖地朝聖。 她撰寫了許多書籍,描述她的神秘經驗。 一三七三年在羅馬安逝。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3日:聖福加(殉道) St. Phocas the Gardener

 聖福加是黑海西諾城人,操園匠為業。 福加常一面工作,一面默想祈禱與天主密切結合神樂融融。 他常招待遠方旅客寄宿在他的家中。多年辛勞積聚的錢,也全部分送窮人,自己不留分文。

 教難爆發時,官廳查出福加是教徒,就派兵士去拘捕,就地正法不經過審判。 當兵士到了西諾,不知福加的家在那裡,胡亂地找,天黑後就到附近人家投宿。 不料招待他們寄宿的人,正是福加自己。 兵士們吃晚飯時,講起今天是來捉拿一個名叫福加的人,不知他住在那裡。 福加說道:「我認識他,明天早晨,我領你們去捉好了。 」兵士們入睡後,福加就在院子裡掘了一個墳墓,全夜念經祈禱,準備善終。 到了早晨,福加對兵士們說:「福加已經來了,你們要捉拿隨時都可以。 」兵士們想不到天下有這樣勇敢不伯死的人,反而手足無措不知該怎樣做。 福加看見他們這樣慌張,就鎮靜地對他們說:「我能夠這樣為主犧牲生命那是最大的幸福。 」兵士們就上前將福加斬首。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4日:聖撒柏.麥祿福 (司鐸) Sharbel Makhluf

 聖人一八二八年出生於黎巴嫩。 及長,進入黎巴嫩馬落尼禮(Maronite)修會,取名撒柏;晉鐸後,專務嚴格獨修及全德生活,因而從阿那雅隱修院引退而獨居,度苦修生 活,以持續的守 齋、不斷的祈禱,事奉天主。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安息主懷。

Sharbel Makhlouf (sometimes spelled Charbel) was born on May 8, 1828, in the village of Biqa-Kafra in the high mountains of Northern Lebanon. He was given the name of Joseph at his baptism, and he was the last of the five children born to very poor but religious parents. From early childhood he showed a strong attraction to prayer and solitude, and at age 23 he left home to become a monk in the Monastery of St. Maroun at Annaya. After being received into the novitiate, he was given the name Sharbel, the name of an early martyr. After the usual theological and secular studies, he was ordained a priest on July 23, 1859 and was assigned to the Monastery of St. Maroun, where he spent sixteen years with his fellow brethren, living a communal life of prayer and devotion to God.

In 1875 he received the permission of his superiors to live alone in a private hermitage named Saints Peter and Paul, which was not far from the monastery, and which was used by the priests during days of quiet personal retreat. It was a rugged and simple cabin, with poor heat and the bare necessities of life. It was in this secluded sanctuary that he spent the remaining twenty-three years of his life in the practice of severe sacrifices and mortification. It is recorded by his companions that he often wore a hair shirt, slept on the hard ground, and ate only one meal a day.

During his lifetime he was most notable for his remarkable devotion to the Holy Eucharist and his preference for saying daily Mass at 11:00 a.m., so he could spend almost all the morning in preparation for the Mass, and the rest of the day in thanksgiving afterwards.

In 1898 he suffered a stroke on December 16th, 1898 while celebrating the Holy Liturgy. He was reciting the prayer, "Father of Truth, behold your Son, a sacrifice pleasing to you. Accept this offering of Him who died for me." He fell to the floor holding the Holy Eucharist in his hands. He died eight days later on Christmas Eve at the age of seventy. Sharbel had lived twenty-three years in solitude. A lifetime of saying "Yes" to Love prepared him for a fully Eucharistic death.

For 67 years, the body of Saint Sharbel remained perfectly preserved, and the sweat of liquid and blood continued to exude from the body, and the garments were found stained with blood. For reasons known only to Himself, God chose not to continue the miracle, and at the time of the beatification in 1965, the body was found to have finally complied with the laws of nature. Today, only his bones remain, and these are of a red color, and the discharge of the fluid has ceased.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4日:St. John Soreth, friar

John Soreth was born at Caen in Normandy and entered Carmel as a young man. He took a doctorate in theology in Paris and served as regent of studies and provincal of his province. He was Prior General from 1451 until his death at Angers in 1471. He restored observance within the Order and promoted its reform, wrote a famous commentary on the Rule, issued new constitutions in 1462, and promoted the growth of the nuns and the Third Order.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5日:聖宗徒雅各伯(宗徒)(慶日) St. James the Greater Apostle

工人主保

 宗徒雅各伯與其兄弟若望,並其父親載伯德在船上修補魚網時,耶穌召喚他與其弟兄若望如同西門與安德肋般地跟隨他。 於是,在沒有任何的停頓與討論下,雅各伯與若望便留下他們的小船,甚至留下父親而跟隨了耶穌。
他被耶穌揀選為十二宗徒之ㄧ,並被賦予宣報福音、醫治疾病與驅趕惡鬼的權柄。 因此,必然地具備了對耶穌的信德與交付。

 當耶穌復活雅依洛的女兒之時,祂只允許雅各伯、若望與伯多祿隨行;更有甚者,當耶穌上山祈禱之時,祂只要求雅各伯、若望與伯多祿同行,因 為就在該 處,當天主從雲中發出聲響時,他們見證了他人未曾見過的事件-耶穌在光榮中顯示聖容,且與梅瑟與厄里亞交談;與伯多祿一樣,在宗徒中,也唯有 雅各伯與若望 從耶穌口中獲得特別的名號-「雷霆之子」。

 當耶穌走進撒瑪黎雅人的村莊時,雅各伯與若望想藉新獲得的宗徒權柄要求降下天火施行毀滅,而非醫治。 於是耶穌斥責他們的無情與他們假藉權柄而報復的觀點。
耶穌在被捕前,耶穌仍舊選擇了他們三位陪伴祂在客責馬尼園做最後的祈禱。 不過,在這最難熬的夜晚,三位都同時昏睡了。

 雅各伯與若望曾經要求耶穌,將來在祂的光榮中坐於祂的左右邊,耶穌反問他們能飲將來耶穌所飲的杯嗎?他們回答可以,而耶穌也向他們確認他 們必要飲 耶穌所飲的苦杯。 雅各伯確實飲了耶穌所飲的苦杯,在耶穌的復活後不久,眾人皆飲了這苦杯。 宗徒大事錄(12:1)告訴我們,雅各伯成了教會的第一批殉道者,他就死在當時黑落德王的劍下。 雅各伯之所以被稱為大雅各伯,是因為有另一位更年輕的宗徒亦名曰雅各伯。 雅各伯是帽子製造工人、風濕病患與工人的主保。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6日:聖若亞敬與聖亞納(聖母雙親)(紀念) Sts. Joachim and Anne

主保:祖父母、基督徒母親、勞工婦女。

 按教會傳統的說法,聖若亞敬(St. Joachim)與聖亞納(St. Anne)是聖母瑪利亞雙親的名字。 聖經中,瑪竇與路加都為耶穌建構了一個正式的族譜,藉追溯祂祖先的方式表達:耶穌的誕生,正是天主偉大許諾的高峰。 但是,關於聖母家族的部份,聖經幾乎沒有任何描述,甚至連絲毫的史實也找不到。 可以這樣說,若亞敬與亞納這二個名字,是從耶穌死後一世紀才出現的一份文件中得來的。 這份被稱為《雅各伯福音—Gospel of James》的古老文件,其內容雖不堪與天主聖言等同,但卻可從它獲知一些關於聖母雙親的古老傳說。

 該文件敘述,聖母的雙親多年無子。 但有一天,一位天使向亞納與若亞敬顯現,並告知他們將育有一子。 於是,亞納便誓許將此嬰孩奉獻於主(與列上撒慕爾的母親-亞納的故事極為相似。 事實上,亞納與亞納在希伯萊文中是同一字。)

 或許有人會很驚訝,我們如何向那些我們所不認識的人學習,甚至表達我們的崇敬呢?為解決此一問題,我們應將焦點置放在教會為何崇敬他們的 原因之 上。 無論他們的名字或生平事蹟是否屬實,他們確實是撫養、提攜瑪利亞長大的雙親,且教育瑪利亞堪當做為一位天主之母,這是不爭的事實;正是因為他 們的教導,才 使得瑪利亞能在信德中答覆天主的召叫:「願照祢的旨意承行」;也因為他們作為父母的榜樣,才使得瑪利亞能予效法,妥善照料自己的兒子-耶穌; 也因著他們的 信德表率,為瑪利亞奠定了勇氣與力量的基礎,使得她能在自己的孩子-耶穌被釘十架時,依然勇敢地站在十架旁,並信賴著天主。 這樣的父母,堪當作為所有父母的典範。

 無論若亞敬與亞納是否就是聖母雙親的真實名字,至少他們可以代表那些忠於自己職責、努力踐行自己信仰、建構預備默西亞來臨氛圍的那一世 代;他們雖 然沉默而又隱而未顯,但卻是最不能或缺的一個世代。

 東方教會早在第六世紀時即已開始對聖亞納的敬禮,而西方教會則在第十世紀時才開始盛行;至於對聖若亞敬的敬禮部份,則是教會晚近才開始發 展的敬 禮。

 聖雅敬與聖亞納,真是一對幸福的伉儷!一切的受造物都感激你們。 因為一切受造物藉著你們,把一切恩惠中最珍貴的恩惠,一位完全聖潔的母親,呈現給造物主,唯有她才相稱造物主。

 「不生育的石女亞納,歡樂吧!未經產痛的女子,歡呼高唱吧!」聖雅敬,歡欣踴躍吧!因為「一個嬰兒由你的女兒為我們誕生了,一個兒子賜給 了我們, 祂的名字要稱為神奇的,」全人類得救的「謀士、天使、強而有力的天主」。因為,這個嬰兒就是天主。

 雅敬與亞納,真是一對既幸福而又完全聖潔的伉儷!我們可憑你們的女兒而認出你們來,正如主所說:「你們可從他們的果實認出他們來。 」你們的行為取悅於天主,也相稱你們所生的那一位千金。 由於你們的聖潔生活,你們才產生了這童貞的瑰寶。 她在產前是貞女,產時是貞女,產後仍然是貞女;我說,唯有她在精神、靈魂和肉體方面畢生保持童貞。

 你們生了一位女兒,她超越天使而現在是天使的主母;她是一位最雍容大方,也最溫柔的女兒!她是亞當的女兒,卻也是天主的母親!那生育妳的 胎與腹是 有福的,那懷抱妳的雙臂是有福的,那接受妳聖潔之吻的口唇是有福的!妳永遠是完美的貞女。 整個大地,請向上主歡呼,請踴躍歡樂吧!彈琴演奏地歡樂吧!「請 大聲疾呼!高呼吧!不要害怕!」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7日:St. Titus Bradsma - friar & martyr

Born at Bolsward (The Netherlands) in 1861, Blessed Titus Brandsma joined the Carmelite Order as a young man. Ordained priest in 1905, he obtained a doctorate in philosophy in Rome. He then taught in various schools in Holland and was named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of the history of mysticism in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Nijmegen where he also served as Rector Magnificus. He was noted for his constant availability to everyone. He was a professional journalist, and in 1935 he was appointed ecclesiastical advisor to Catholic journalists. Both before and during the Nazi occupation of The Netherlands he fought, faithful to the Gospel, against the spread of the Nazi ideology and for the freedom of Catholic education and the Catholic press. For this he was arrested and sent to a succession of prisons and concentration camps where he brought comfort and peace to hsi fellow prisoners and did good even to his tormentors. In 1942, after much suffereing and humiliations he was killed at Dachau. He was beatified by John Paul II on November 3rd 1985,
and was canonized on May 15, 2022. Let us pray.
God our Father, source of life and freedom, through your Holy Spirit you gave the Carmelite Titus Brandsma the courage to affirm human dignity even in the midst of suffering and degrading persecution. Grant us that same Spirit, so that, refusing all compromise with error, we may always and everywhere give coherent witness to your abiding presence among us. We ask this through Christ our Lord. Amen.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8日:聖陳昌品及同伴(殉道)

 聖陳昌品,聖名保祿,貴州興仁縣人;聖張文瀾,聖名若瑟,四川巴縣人,二人均為大修院的神哲學生,準備晉鐸;聖羅廷蔭,聖名若翰,貴陽 人;聖王羅 曼德,聖名瑪爾大,貴州人;四位教友於貴州教難時殉道,時在一八六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一九○九年,教宗宣布他們為真福。二○○○年十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布他們為聖人。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29日:聖女瑪爾大(曼德)( 紀念) St. Martha

主保:廚師、僕人。

 瑪爾大一家人,包括瑪利亞與她們的兄弟拉匝祿,就住在距離耶京約二哩外的伯達尼;耶穌拜訪他們家時,就好似一名頗受歡迎的賓客一樣,與前 去匝凱家 與法利塞人西滿家時的氣氛頗為不同。

 「耶穌素愛瑪爾大及她的妹妹和拉匝祿」(若十一5)。這段若望福音中的敘述,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耶穌與瑪爾大一家,有著極為親密的關係。 關於耶穌 與這一家人的互動,福音中記錄了三次耶穌的到訪,分別是在路十38-42、若十一1-53與若十二1-9。

 首先,我們會很容易地在路加福音的敘述中,認同瑪爾大的角色。因為,瑪爾大在自己的家中熱情地款待了耶穌與祂的門徒,並立即為了服務眾人 而投身於 瑣事之中。慷慨、好客是中東地區普遍的待客文化,瑪爾大自然也同意這種款待賓客的重要性。但是,想像一下,當瑪爾大發現瑪利亞忘了自己主人的 角色,且未盡 地主之誼時,她是如何地感到挫折 - 她妹妹在招待賓客上,竟什麼也沒作,就只是坐在耶穌的身旁聽客人說話!然而,瑪爾大並未指責妹妹,她反而求助耶穌,希望祂能介入插手這事。耶 穌的回應雖看 似不甚和善,但卻告訴了我們祂是如何地愛瑪爾大。其實,耶穌細心觀察了瑪爾大,因為她為許多瑣事而憂心,這些瑣事讓聖女無法專注地在耶穌的身 旁;耶穌便藉 此機會提醒她:為當下,只有一件事才是真正重要的,那就是聆聽祂。而這件事,正是她妹妹瑪利亞所做的事。

 我們在瑪爾大身上看到我們自己 - 常為著許多瑣事擔憂,並讓我們從更重要的事中分心;更有甚者,為了這些瑣事,我們還忘了陪伴耶穌。然而,值得安慰的是:耶穌還是如同愛瑪爾大 一樣地愛著我 們。

 在耶穌下一次的探訪中(若十一1-53),我們看到瑪爾大已將先前的課程學習得很好了。當時,她正與一屋子的弔喪者哀哭自己弟兄的死亡。 但是,當 她一聽到耶穌已來到她們的小鎮時,她便立即起身,留下那群訪客,並收起哀容往耶穌奔去。此時,聖女在與耶穌的談話內容中,顯示出了自己的卓越 信德與勇氣 來;在交談中,聖女清楚地表達了她在復活中對耶穌權能的信賴;更重要的是,她完全相信耶穌就是那天主子。於是耶穌告訴她說:「我就是復活,我 就是生命。」 接著便前去復活已死的拉匝祿了。

 聖經中對瑪爾大的最後一段敘述(若十二1-9),為我們總結了聖女的一生。那時,耶穌回到伯達尼,並與祂的好友共享了一頓餐宴。在屋裡, 有三位特 別的人物,若望福音描述他們三位說:拉匝祿從死者中復活後,曾造成該城的一陣騷動;瑪利亞在晚餐時,則將昂貴的香液傅抹在耶穌的身上,也是轟 轟烈烈;但 是,對瑪爾大的描述,卻極其簡單:「瑪爾大伺候。」

 的確,聖女從不是聚光燈的焦點、也從不做吸引眾人目光之事、更未領受過什麼神跡奇事,聖女所願意做的,就只是單純地為耶穌提供服務而已。

 她稍後的生活如何,我們也無從知悉。但是,根據一個完全不值得信賴的傳說所述:聖神降臨之後,聖女伴隨著聖母,前往法國南部傳揚福音去 了。

 無論如何,若我們在最重要的事上可以這樣被描述說:「他們伺候著」,不也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嗎?

 我們常為了種種世俗雜務而勞碌,吾主耶穌基督的話卻勸我們奔向唯一目標。我們現在是旅行,沒有久居之所;是在路上,還沒有返鄉;是在切望 中,尚未 享有。但我們該朝向目標前進,毫不鬆懈,以期有朝一日能抵達目的地。

 瑪爾大,請妳許可我說句話,妳慇勤接待,也應受讚美!妳的辛勞所得的報酬是安息。現在妳忙於種種招待的活動,妳設法養育有死有壞的身體, 當然,這 是聖善的身體。但是妳抵達天鄉時,妳能找到一位妳願收留的旅客嗎?妳能找到一位需要食物的飢餓者嗎?妳能找到一位需要水喝的口渴者嗎?妳能找 到一位需要妳 探訪病人嗎?妳能找到一位需要妳調停的爭訟者嗎?妳能找到一位需要妳安葬的死人嗎?

 在天上沒有這一切。那麼,在那裡有什麼呢?有瑪利亞所選擇的:在那裡,我們將受養育,我們不需養育他人。因此,瑪麗亞在現世所選擇的,在 天上將達 到圓滿無缺:她今生從主的聖言之筵上,已先行收集一些碎屑。你們願意知道在天上將有什麼嗎?主親自論及祂的僕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 束上腰,請他 們坐席,親自伺候他們。」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30日:聖伯多祿.金言(主教、聖師) St. Peter Chrysologus

(406-450)

 聖人約在三八○年生於意大利。後晉升鐸品,四二四年被選為拉溫那主教。他照顧羊群,無微不至,以宣講及著述訓誨教友。四五○年安逝。

"He is The Bread sown in the virgin, leavened in the Flesh, molded in His Passion, baked in the furnace of the Sepulcher, placed in the Churches, and set upon the Altars, which daily supplies Heavenly Food to the faithful."

 祂是播在童貞聖母內的麥子,孕育成肉身,在苦難中被磨成粉,用墳墓的烘爐來烘培,放在教堂內,供在祭台上成為信友的天上食糧。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

7月31日:聖依納爵.羅耀拉(司鐸)(紀念) St. 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

耶穌會會祖

Founder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Jesuits)

"To withdraw from creatures and repose with Jesus in the Tabernacle is my delight; there I can hide myself and seek rest. There I find a life which I cannot describe, a joy which I cannot make others comprehend, a peace such as is found only under the hospitable roof of our best Friend."

我喜歡避開世俗,到聖體龕前找耶穌, 我躲在那裏休憩,我這樣過著無可言諭的生命,感到無法令人理解的喜樂,得到只有住在祂內, 在我們這位最好的朋友居處的款待下才 找到的平安。

"Jesus in the Tabernacle protects me against all my enemies, evil spirits, the world, my own wicked passions and evil inclinations. He is my support in weakness, my comfort in suffering, my weapon in combat, my refreshment in heat, food for my hungry soul, my stimulus when I am exhausted. He is my Heaven on earth.

 聖依納爵生於一四九一年,出生地是比利牛斯山脈背後,哥坡高省的羅耀拉堡屋。父親伯德隆,母親馬利納,都是當地的望族。他倆共生了子女十 三人,七 個是男孩,三個是女兒,其餘三個無法查考,依納爵是最年幼的孩子。

 依納爵原是叱吒風雲的武士。他參加加斯德拉戰役。一五二一年五月二十日,是依納爵生命史的轉折點。那一天,依納爵正在槍林彈雨中,奮勇與 敵軍作 戰。一個炮彈飛來,把他右腿打斷,左眼受了重傷。軍醫給他施手術,傷勢並沒有改善。

 敵軍很優待依納爵,用擔架送他回家,他到了老家,從鄰近邀來的內科醫生,一致認為應當再度動手術,調查碎骨的位置。這次的手術是很痛苦 的。施行手 術後,傷勢惡化。到了聖伯多祿聖保祿二位宗徒瞻禮的前夕,醫師認為假如到了半夜還沒有轉機,就一定要死了。午夜,病勢好轉,數天後脫離危險。

 依納爵腿上的碎骨結接起來了。可是,膝蓋下有一根骨橫跨在別一根骨上,那隻腿就短了一些,而且那一根骨過度隆起,很不美觀。依納爵那時還 沒有脫掉 虛榮心,再度請醫生施痛苦的手術。醫生用鋸把隆起的骨鋸去,再用夾板的方法,恢複腿的長度。這個痛苦的手術,經過了漫長的時期,依納爵住在病 房。為了消磨 漫長的光陰,叫人找幾本英雄傳奇的書來。可是羅耀拉的堡屋裏,一時找不到這一類的書,人們就遞了一本《耶穌傳》和一本《聖人言行》給他閱讀。

 依納爵看書的原來目的,不過是為了消磨光陰,不料越看越有味,就一天到晚看下去。《耶穌傳》和《聖人言行》所敘述的事跡,聖人的各項德 行,高超的 人格,深深打入依納爵的心坎。他向天主道:「這些聖人們也是凡人,同我沒有什麼分別;他們既然能夠抵達這樣高超的境地,為什麼我就不能夠 呢?」他認識過去 的生活太無聊了。一個人活在世上,決不是為了謀取短短數十年的功名福樂,世財世福太虛幻,不能滿足我們的心靈,能滿足我們心靈的目標只有一 個:無限美善的 天主。

 依納爵恍如大夢初醒,他不再遲疑,立下決心,向這最高的目標進發,步諸位聖人的後塵,仿效他們的德行。他開始痛哭過去的罪過,克苦自己的 身體。天 主的聖寵已在這位武士的靈魂上產生作用,一個偉大的任務,正等待著這位偉大的人物。

 有一天晚上,聖母顯現給依納爵,光彩奪目,手裏抱著聖嬰耶穌。這次的神視,給他很大的神樂。傷勢一痊愈,就啟程往蒙沙利瞻拜聖母聖龕。他 在蒙沙利 聖龕三里外的蒙萊沙城,逗留了一年,默想祈禱。

 好景不常,繼神樂神慰之後,一連串的恐懼、疑慮侵襲依納爵的心靈。他在祈禱中找不到安慰,嚴齋苦行不能給他任何鼓舞,整個靈魂沉浸在恐怖 憂苦中。 無論做什麼事,都擔憂有犯罪的危險。就在那一段時期,他將親身經歷的事實記述下來,作為日後撰寫的那部不朽名著《神操》的資料。

 漸漸地,他的心靈恢複平安,充滿神樂。經過了這一段波折,他對診療靈魂的「多疑病」親身有了經驗。日後輔導人靈,糾正這一類的病症,更覺 遊刃有 餘。

 一五二三年二月,依納爵身上穿了苦衣,頸上掛著一尊苦像,胸間懷著一幀聖母七苦像,徒步踏上巴塞羅那大道。到了巴塞羅那,依納爵行乞度 日。一來為 了乞取他的日糧,二來為了募集旅費,到巴勒斯坦朝聖。有一天,一個人見他儀態華貴,服裝破爛,厲聲叱責他說:「你一定是一個甘入下流,不成器 的東西!」依 納爵很謙恭地答道:「你說得對。我是個浪子,我是個大罪人。」那人聽了這幾話,深為感動,急忙向他謝罪。

 依納爵搭船橫渡地中海,在羅馬過了復活節。八月到了聖地,瞻拜各著名朝聖處所後,一五二四年回到西班牙。

 從那時起,依納爵發憤讀書。對一個三十二歲的人,讀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依納爵有毅力。他在巴塞羅那研究了兩年文學,轉入亞加拉大 學,攻讀 倫理學、物理和神學。他住在貧民收容所裏,每天靠乞討度生,穿的是一件灰色的粗布長衣。

 依納爵為小孩們講解要理,勸化許多冷淡的教友。他不計侮辱,渴慕神貧,熱心救靈,向聖德的峰頂邁步走著。

 當局懷疑他淆惑人心,散布不正確的言論,將他逮捕。詳細調查後,證明他確是一位有聖德的人,便下令釋放。

 依納爵恢複自由後,赴法國,一路上赤足步行。一五二八年.二月到了巴黎,他在這個學府中心的巴黎住了七年。最初兩年在蒙德瞿學校研究拉丁 文學,又 在聖女巴爾伯公學研究了三年半的哲學。依納爵在學校裏,一面讀書,一面不忘勸導同學每主日專務念經祈禱和各項善功。教師怕學生荒廢學業,唆使 校長對依納爵 公開懲罰。依納爵向校長說明操務善功和讀書毫無衝突。校長聽了,一言不發,拉了依納爵到禮堂,當著眾學生的面,向他謝罪。

 一五三四年,依納爵修完大學課程,考取文學碩士學位。那時他已是四十三歲的中年人了。

 那時,參加依納爵舉辦的神操者,共有六人:方濟各沙勿略、西滿羅德利葛、伯多祿法華、雷尼、沙墨隆、尼各老巴伯弟拉。在不同的時間,這六 個青年, 熱忱地做了三十天神操後,決定獻身事主,準備領受神品聖事。

 一五三四年依納爵和這六位青年,熱心祈禱,懇求天主光照他們的明悟。反複思考後,一致決定:畢業後,誓守神貧,誓守貞潔,誓往巴勒斯坦勸 外教人歸 化;假如赴巴勒斯坦的計劃無法實現,就共去羅馬,請求教宗指定任務。他們一致通過:擇定聖母升天瞻禮,為他們的神聖宣誓日。

 一五三四年八月十五日聖母升天瞻禮,他們在巴黎致命山集合。伯多祿法華剛在同年七月十二日領受鐸品,所以那天的彌撒由他舉行。領聖體時, 依納爵發 了三聖願,然後,他們從法華手裏,領了耶穌聖體。依納爵列入聖品之後,人們在這個歷史性的地點,鋪設了一塊嵌壁的大銅板,上面銘刻了如下的文 詞:「以依納 爵為父,以巴黎為母的耶穌會,誕生於此。」

 依納爵繼續用各項神修善功訓練他的同伴。不幸,一五三五年春季,依納爵因健康關係遵醫生的命,返故鄉休養。他不肯住在自己的堡屋裏,在貧 民收容所 棲身。

 兩年後,大家在威尼斯集會。那時,依納爵的同志已增至十人,準備向巴勒斯坦進發。可是威尼斯和土耳其處於戰事狀態,航運停頓。到各地傳教 的計劃無 法實現,就一同到羅馬朝覲教宗保祿三世。教宗對他們優禮有加,准他們領受神品。他們都領受了神品,在舉行首次彌撒聖祭前,作一次熱心的準備。 他們大約在這 年八月或九月舉行首祭。依納爵準備了整整一年,才舉行首祭。

 大家決定派依納爵、法華和雷納三人,到羅馬覲見教宗,表示願聽教宗驅策,接受教宗指定的任何工作。大家也決定:假如人們問起他們屬於哪個 團體組 織,就答說是:耶穌會,因為他們在耶穌的旗幟下,團結一致,擊潰罪惡。

 依納爵偕同法、雷二氏走進拉沙德小堂。正當祈禱時,他突見聖父聖子站在他的面前,聖子身上背著一個笨重的十字架。聖父對聖子說:「我要你 收納這個 人做你的傭僕。」聖子向依納爵說:「我要你做我的傭僕。」聖父又說:「我將在羅馬支持你。」

 三人到了羅馬,覲見教宗保祿三世。教宗選派法華到上智大學教授士林哲學,雷納教授聖經,依納爵在羅馬用神操的方法,輔導人靈。他們雖然意 大利話講 得不純熟,然而他們有的是滿腔的神火,言語的隔膜,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傳教成績。

 為了使他們的工作永久繼續下去大家決定創辦一個正式修會。除了神貧、貞潔二聖願以外同時加發服從的聖願,借以更美妙地效法吾主謙遜「服從 至死」的 精神。大家也決定公推一位總會長,總會長是終身職,全會會士均應絕對服從。耶穌會完全隸屬教宗管理,服從教宗的命令。同時又決定在三聖願外, 加發第四個聖 願:為了拯救人靈,絕對服從教宗委派,往任何地區工作。會士應獻身從事各項愛德善功,主要的愛德善功,是向兒童或其它人士講解天主的誡命。

「籲告吾主」,「憐憫汝等」,及「卑污罪人」後,雷納等都上前跪念誓詞,並且從他們的領導手中領了聖體。

 法華在拉底圖本聽到依納爵當選總會長和耶穌會士在聖保祿大殿發願的消息,非常興奮。聖母往見瞻禮後第八日 ( 一五四一年七月九日 ),他在聖母堂內,領聖體前,朗誦誓詞。次日,把那篇親手寫的誓詞,寄呈總會長謙虛地求他收錄自己為耶穌會士。

 巴伯弟拉奉教宗保祿三世的命令,往德國傳教。路過羅馬時,他在聖保祿大殿中,也在聖依納爵手裏矢發了聖願。自那時起,聖依納爵常駐羅馬, 治理這個 日趨龐大的修會。他在羅馬營建了一座收容所,專收容信奉聖教的猶太教徒。他也創建了一座墮落女子的慈善機構。有人說:「這些女子真心改過的很 少。」依納爵 道:「假如我吃了千辛萬苦,只要能阻止一個人犯罪,我也心滿意足了。」

 一五四O年,方濟各沙勿略和羅德利葛,由會方派往葡萄牙傳教。沙勿略又由葡萄牙往東印度傳教,向亞洲民族傳揚福音。二位耶穌會會士派往北 非摩洛哥 傳教。過了不久,剛果、阿比西尼亞,葡屬南美洲都有耶穌會會士的蹤跡。這些傳教士出發前,依納爵鄭重叮囑他們務須謙遜,切勿炫弄才學,對貧苦 的人,尤應充 分發揮博愛精神。

 教宗保祿三世召集脫利騰會議,邀請耶穌會會士出席參加,任神學顧問。

 在這個新生的修會團體中,人才輩出,最著名的,在歐洲方面,首推聖伯多祿加尼削,他被奉為教會聖師,在亞洲方面,有聖方濟各沙勿略。

 耶穌會在聖依納爵的英明領導下,全力提倡學術。耶穌會會士聖方濟各玻爾日亞在羅馬創辦了羅馬大學。這座學校的規模與水準,堪稱首屈一指。 聖依納爵 命各地耶穌會的大學均應奉這座羅馬大學為模範,師資和設備必須是第一流的。耶穌會的各項學術機關,如雨後春筍,相繼在各地設立。

 遠在一五四二年,耶穌會會士已在英國展開傳教工作。第一批在英國遇難而榮列真福的殉道烈士中,耶穌會會士有二十六位之多。

 那時候,聖依納爵和他手下耶穌會會士,針對誓反教的活動,在英國展開著名的反改革運動。這運動分為對內對外兩部分。對內全力整頓和鞏固教 會內部, 充實教會的力量,對外全力與誓反教鬥爭。耶穌會是誓反教的克星,耶穌會會士遏阻和擊潰了誓反教的勢力。他們以講道和其它方法,爭取了千千萬萬 的異教徒。聖 依納爵敦囑會士必須以基督的博愛精神對待異教徒。

 聖依納爵對聖教神修生活最偉大的貢獻之一,是他手著的那部不朽名著:《神操》。這書是依納爵在蒙萊沙時開始撰寫的。一五四八年在羅馬出 版。這部神 修巨著的精神,與其它聖人的著作,基本上是一致的。退省默想原是教會人士常用的進攻工具,可是如何運用這神修工具,依納爵有獨特而且靈驗有效 的具體方法。 這些方法,是修德成聖的捷徑。數百年來,有志神修的人,採用《神操》,莫不事半功倍,獲得驚人的成績。

 這確是一部有益人靈的神修名著。

 聖依納爵是一位偉大的領袖人物。他非常愛護下屬,待會士如親生子女一般,照顧他們靈魂和物質方面的各項需要。他虛懷若谷,接受批評,從不 拘泥個人 的主觀見解。他異常注重學術,鼓勵會士研究學問,利用學術完成榮主救靈的使命。可是他絕對痛恨恃才傲物的作風,認為德行比才學更重要,寧可無 才,不可無 德。

 聖依納爵最傑出的德行是:愛德、愛天主、為天主而愛人,依納爵常說:「主呀,除了你以外我還想要什麼。」真的愛德是以行為來表現的。他為 天主而辛 勞,為天主而受苦。「愈顯主榮」(Ad Majo rem Dei gloriam簡化為AMDG人們普遍使用)四字,是聖依納爵的座右銘。

 聖依納爵擔任了耶穌會總會長十五年。在這十五年內,會士人數由十人增至一千人。分院遍設歐洲九國、印度和巴西等地。一五五六年七月三十一 日,這位 偉大的耶穌會領袖與世長辭。

 依納爵於一六六二年榮列聖品。教宗庇護十一世,封他為神修和退省的主保。

 在今天,耶穌會所辦的大學和中學,何止千百。所培植的學生有二十餘萬,會士人數本世紀上半葉已達三萬。

返回七月聖人目錄

返回聖人日曆目錄

返回聖德、聖人經文目錄